三尺犹堪口晦明,独怜萧屑满商声。
登临共拟劳壶榼,羁旅谁期各弟兄。
夜气初严琴席冷,微吟真谢茗瓯清。
块然似我终成梦,怕近中秋客意惊。
三尺犹堪口晦明,独怜萧屑满商声。
登临共拟劳壶榼,羁旅谁期各弟兄。
夜气初严琴席冷,微吟真谢茗瓯清。
块然似我终成梦,怕近中秋客意惊。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日独自在雨中窗前沉思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心境关怀和自身的孤寂感受。首句“三尺犹堪口晦明”暗示了窗外雨滴的声音虽小,却足以打破静谧,让人心情起伏不定。"独怜萧屑满商声"进一步渲染了秋雨中的凄凉氛围,商声暗指旅途或远方的呼唤,诗人感到孤独。
"登临共拟劳壶榼"表达了诗人希望能与友人共饮以排解愁绪,但现实中却只能独自一人。"羁旅谁期各弟兄"道出了诗人的漂泊之苦,以及对亲朋团聚的期盼。“夜气初严琴席冷”写夜晚的寂静加深了诗人的孤独,唯有弹琴和品茗聊以自慰,"微吟真谢茗瓯清"体现了诗人对清淡生活的欣赏。
最后两句“块然似我终成梦,怕近中秋客意惊”直抒胸臆,诗人感觉自己像梦境般飘忽不定,临近中秋,更增添了客居他乡的寂寥与不安,担心这种情绪会因时令而加剧。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深深怀念。
圣道不可穷,探取随己欲。
平生所受用,政可一言足。
子思著中庸,暗室戒慎独。
危微恐惧心,此念施已熟。
学从西洛来,标榜相品目。
袖手看屋梁,表表知鸿鹄。
谁知胸中尘,往往盈斗斛。
伋也而有知,宁不贻彼忸。
吴侯蚤作吏,未肯事边幅。
得妙自圣处,了不关世俗。
颇知幽隐中,日月所照烛。
不敢欺秋毫,高情洁冰玉。
愿言从君游,著鞭蹈前躅。
门前客三千,帐下兵十万。
人生可意事,随手风雨散。
不如一编书,相伴过昏旦。
岂惟洗贫病,亦足捍患难。
老夫垂八十,岩电尚烂烂。
孤灯对细字,坚坐常夜半。
吾儿幸能继,书亦未残断。
安知不遭时,清庙荐玉瓒。
不然老空山,亦足化里闬。
我死斯言存,观者有追叹。
病夫喜山泽,抗志自年少。
有时缘龟饥,妄出丏鹤料。
亦尝厕朝绅,退懦每自笑。
正如怯酒人,虽爱不敢釂。
一从南昌免,五岁嗟不调。
朝廷每哀矜,幕府误辟召。
终然敛孤迹,万里游绝徼。
民风杂莫徭,封域近无诏。
凄凉黄魔宫,峭绝白帝庙。
又尝闻此邦,野陋可嘲诮。
通衢舞竹枝,谯门对山烧。
浮生一梦耳,何者可庆吊。
但愁瘿累累,把镜羞自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