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丹蒲绿送韶光,寄迹青门十载强。
漫说莺花仍辇毂,不惊风鹤自壶觞。
家传清白箴还守,梦想升平愿待偿。
我老更为儿辈勖,春晖报答在书香。
榴丹蒲绿送韶光,寄迹青门十载强。
漫说莺花仍辇毂,不惊风鹤自壶觞。
家传清白箴还守,梦想升平愿待偿。
我老更为儿辈勖,春晖报答在书香。
此诗《内子五十初度以诗寿之四首(其四)》由清末近现代初的夏孙桐所作。诗人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对妻子的深厚情感与祝福。
首句“榴丹蒲绿送韶光”,以榴花的红艳和蒲草的翠绿,象征着岁月的流转与生命的活力,寄托了对妻子青春岁月的赞美与留恋。接下来,“寄迹青门十载强”一句,表达了夫妻二人共同生活的十年时光,虽历经风雨,却依然相依相伴,共度人生。
“漫说莺花仍辇毂,不惊风鹤自壶觞。”这两句诗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繁华都市中的莺歌燕舞,另一方面则强调了夫妻二人在平凡生活中自得其乐的情趣,不为外界喧嚣所动,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宁静与幸福。
“家传清白箴还守,梦想升平愿待偿。”诗人通过“清白箴”的传承,表达了对家庭美德的坚守,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繁荣和平的美好愿望,期待着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最后,“我老更为儿辈勖,春晖报答在书香。”诗人以年长者的身份,对子孙后代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继承家族的优良传统,通过读书学习,不断成长,最终以知识和智慧回报家庭与社会,如同春日阳光般温暖而富有生机。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展现了夫妻间的深厚情感,又蕴含了对家庭、社会乃至个人成长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夏孙桐作为一位学者兼诗人的人文情怀与社会责任感。
阴阴绿树雨馀香,半捲疏帘置一床。
得禄仅偿赊酒券,思归新草乞祠章。
古琴百衲弹清散,名帖双钩拓硬黄。
夜出灞亭虽跌宕,也胜归作老冯唐。
卯酒困三杯,午餐便一肉。
雨声来不断,睡味清且熟。
昏昏觉还卧,展转无由足。
强起出门行,孤梦犹可续。
泥深竹鸡语,村暗鸠妇哭。
明朝看此诗,睡语应难读。
忽闻高柳噪新蝉,厌暑情怀顿豁然。
庭槛夜凉风撼竹,池塘香散水摇莲。
鲈鱼鲙忆奔江浦,焦尾琴思换蜀弦。
莫遣金樽空对月,满斟高唱混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