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江洗尽眼中埃,饱看江山句更裁。
风引前旌如挽去,山迎归棹欲飞来。
捐躯许国忧心在,袖手还家笑口开。
应念龙钟豫章守,沉迷薄领日回回。
沧江洗尽眼中埃,饱看江山句更裁。
风引前旌如挽去,山迎归棹欲飞来。
捐躯许国忧心在,袖手还家笑口开。
应念龙钟豫章守,沉迷薄领日回回。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张守所作,名为《伯恭侍郎自吴门谢事有诗和者无虑百馀人矣且命属和不可辞次韵》。诗中描绘了伯恭侍郎从吴门退休后的情景,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国家的忧虑。
首联“沧江洗尽眼中埃,饱看江山句更裁”,以“沧江”为背景,象征着退隐后的宁静与洗涤心灵的过程,饱览江山壮丽之景,诗人的思绪与自然融为一体,心境得到升华,诗句更加精炼。
颔联“风引前旌如挽去,山迎归棹欲飞来”,运用生动的比喻,描绘出风中旌旗仿佛引领着前行,而归来的船桨似乎要带着诗人飞向远方,展现了诗人内心既不舍又期待的情感。
颈联“捐躯许国忧心在,袖手还家笑口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忧虑,即使退休归家,心中仍挂念国家大事,但同时也展现出一种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笑对人生。
尾联“应念龙钟豫章守,沉迷薄领日回回”,诗人以自己年老体衰的形象自比,虽身处官场琐事之中,却依然不忘国家与人民,体现了其高尚的品格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国家的深情厚意。
松江舍北。正水落晚汀,霜老枯荻。
还见青匡似绣,绀螯如戟。
西风有恨无肠断,恨东流、几番潮汐。
夜灯争聚微光,挂影误投帘隙。更喜荐、新篘玉液。
正半壳含黄,一醉秋色。纤手香橙风味,有人相忆。
江湖岁晚听飞雪,但沙痕、空记行迹。
至今茶鼎,时时犹认,眼波愁碧。
螺甲磨星,犀株杵月,蕤英嫩压拖水。
海蜃楼高,仙蛾钿小,缥缈结成心字。
麝煤候暖,载一朵、轻云不起。
银叶初生薄晕,金猊旋翻纤指。芳杯恼人渐醉。
碾微馨、凤团闲试。满架舞红都换,懒收珠佩。
几片菱花镜里,更摘索双鬟伴秋睡。
早是新凉,重薰翠被。
半世怀吾愿,今年得此辰。
朝廷用和议,疆埸有閒人。
地喷双龙沫,云藏五老身。
天寒林影薄,斜日照衣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