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夕》
《七夕》全文
宋 / 朱淑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拜月亭前梧叶稀,穿针楼上觉秋迟。

天孙正好贪欢笑,那得工夫赐巧丝。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节的场景,通过拜月亭与穿针楼的对比,以及对天孙(即织女)的想象,展现了节日的浪漫与欢乐氛围。

首句“拜月亭前梧叶稀”,描绘了拜月亭前梧桐树叶稀疏的情景,暗示着夜晚的宁静与清冷,为七夕节的背景铺垫。梧桐叶稀,或许也象征着季节的更替,预示着秋天的到来。

次句“穿针楼上觉秋迟”,转而描述在穿针楼上的人们感觉到秋天的来临似乎比平时要慢一些。穿针楼是七夕节中女子们聚集的地方,她们在此进行穿针比赛,以祈求心灵手巧和幸福美满。此处通过“觉秋迟”表达了人们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中,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变得缓慢,仿佛不愿让这美好的时刻匆匆过去。

后两句“天孙正好贪欢笑,那得工夫赐巧丝”,将目光转向天空中的织女星(天孙),想象她正沉醉于与牛郎的欢聚之中,享受着人间的欢乐时光,以至于无暇顾及人间的祈愿,无法赐予人们巧丝(象征着心灵手巧)。这一设想充满了浪漫与幽默,既体现了人们对织女的敬仰之情,又巧妙地融入了对节日气氛的描绘,展现出七夕节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民间传说的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场景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力,成功捕捉了七夕节的温馨与浪漫,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传统节日的深情厚意和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朱淑真

朱淑真
朝代:宋   号:幽栖居士   籍贯: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约1135~约1180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生于仕宦之家。幼警慧、善读书,但一生爱情郁郁不得志。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最终因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是劫后余篇。
猜你喜欢

谢王洪伯惠酒炭米五首·其三

杜陵四海志,不忍寒飕飕。

投我一红炉,果胜千金裘。

(0)

庚辰岁寓开元东罗汉阁·其二

有崷者浮图,屹其插穹昊。

有坟者古道,凄其鞠成草。

而我独兢兢,于焉以终老。

(0)

感皇恩

翠竹谩连云,天风不到。帘幕重重自热恼。

冷香忽至,爱惜当同芝草。井花浮碧玉,炎威扫。

酒渴想东邻,忧心如捣。纳履生疑谩悔懊。

未容沈李,相对尊前倾倒。报君惟短句,琼琚好。

(0)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游山三首·其一

高岩去天尺五耳,下飞瀑布千寻水。

山间瘦竹映枯松,岁寒相对凛君子。

杖藜去去寻幽人,剥啄扣门公勿嗔。

凡骨膻腥傥不厌,愿供薪水看脩真。

高人隐几语言绝,大巧深藏端若拙。

无乃误游天目山,偶见唐公冠带铁。

(0)

诗呈同院诸公六首·其三

秋日同文馆,虚廊日几回。

浮花出林杪,古樾蔽城隈。

远笛悲仍壮,幽禽去又来。

微吟还自喜,共和有清才。

(0)

大涤洞

轧轧篮舆松径间,晚风吹雨逼人寒。

断崖蹲虎停云湿,一水飞蛟醉眼看。

空翠万重藏绝景,夜光千丈浴神丹。

青鞋布袜吾能办,未觉丹躯羽化难。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