泠风三伏是清秋,虽有炎蒸不汝留。
满地溪山归藻井,有时丝管下沧洲。
快哉便得逍遥趣,偶尔还成汗漫游。
谁为发挥无妙手,赋凌楚玉有家丘。
泠风三伏是清秋,虽有炎蒸不汝留。
满地溪山归藻井,有时丝管下沧洲。
快哉便得逍遥趣,偶尔还成汗漫游。
谁为发挥无妙手,赋凌楚玉有家丘。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秦观的作品,以清凉的“泠风阁”为主题,表达了对夏日清秋的喜爱与向往。首句“泠风三伏是清秋”,描绘了即使在炎热的三伏天,也有凉爽的微风带来秋天的气息,暗示了诗人对清凉环境的追求。次句“虽有炎蒸不汝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清凉感觉的难得和珍贵。
第三句“满地溪山归藻井”,将自然景色引入室内,想象阁中仿佛装点了满眼的山水画卷,给人以宁静与悠远之感。第四句“有时丝管下沧洲”,则借音乐和水边的意象,增添了诗意的雅致,流露出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第五、六句“快哉便得逍遥趣,偶尔还成汗漫游”,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的赞美,享受着随性而至的乐趣。最后一句“谁为发挥无妙手,赋凌楚玉有家丘”,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对能写出如此佳作的才子的赞赏,同时也暗含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欣赏和期待。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通过描绘泠风阁的清凉氛围和诗人的生活情趣,展现了宋词的婉约与细腻。
江流东去不复回,青春白发长相催。
郊墟浑似桃源洞,千树万树桃花开。
日月行天如转毂,江南一夜蘼芜绿。
却教沉饮共忘年,床头贮酒三千斛。
一径蓬蒿寄此身,田庐鸡犬日纷纷。
不识醉乡更何处,夜扪南斗披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