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鸡号中夜,寒意惊万物。
羁客起彷徨,归踪待明发。
贫中无良图,事至辄伤骨。
悠闲鲜所就,况乃在仓卒。
踌躇且还家,长路乘晓月。
霜鸡号中夜,寒意惊万物。
羁客起彷徨,归踪待明发。
贫中无良图,事至辄伤骨。
悠闲鲜所就,况乃在仓卒。
踌躇且还家,长路乘晓月。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岁末返乡时的内心世界与旅途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细腻的观察。
首句“霜鸡号中夜”,以霜鸡的啼鸣作为背景,营造出夜晚的寂静与寒冷,暗示了诗人孤独而凄凉的心情。接着,“寒意惊万物”一句,不仅指自然界的寒冷,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震撼与警醒,万物皆受寒意影响,仿佛也在提醒着诗人的处境与感受。
“羁客起彷徨,归踪待明发。”诗人作为旅人,在夜晚醒来,心中充满迷茫与不安,期待着天明后能踏上归途。这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自由的渴望。
“贫中无良图,事至辄伤骨。”诗人身处贫困之中,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里的“伤骨”并非字面意义上的身体之痛,而是心灵深处的痛苦与挣扎,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抗争。
“悠闲鲜所就,况乃在仓卒。”诗人感叹自己难得有闲暇时光,更不用说在匆忙与紧张中还能找到片刻宁静。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当前忙碌与焦虑状态的不满。
最后,“踌躇且还家,长路乘晓月。”诗人决定踏上归家之路,尽管路途漫长且充满未知,但心中怀揣着希望与温暖,选择在清晨的月光下启程。这一句既是对诗人决心的肯定,也寄托了对未来团聚与安宁生活的美好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岁末返乡时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体验,以及对自由、平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火禁初开,深深院、尽重帘箔。
人自起、翠衾寒梦,夜来风恶。肠断残红和泪落。
半随经雨飘池角。记采兰、携手曲江游,年时约。
芳物大,都如昨。自怨别,疏行乐。
被无情双燕,短封难托。谁念东阳销瘦骨。
更堪白纻衣衫薄。向小窗、题满杏花笺,伤春作。
香雾沉秋气,迷云捲暮天。
金篦撩眼净,玉斧斲冰圆。
无复霓裳舞,空歌水调篇。
新亭偏得景,一醉岂无缘。
百计留春,春不住、愁怀填溢。
争如对、宝梳压鬓,翠环铺碧。
紫绶金章都是梦,云庐花坞如何觅。
劝金杯、浅笑傍宾筵,须均一。前夜月,新离毕。
收歰雨,呈红日。荷主人情厚,五云齐出。
一颗樱桃天付与,数声水调人飘逸。
叹荒园、三月百花残,无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