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庐抱膝方卧龙,狞飙撼户云埋峰。
冻鹊依依飞堕地,饥鹰侧翅低盘空。
岂知水官夜鏖战,鞭虬笞凤驱前锋。
茫茫万里混一色,远近高下俱迷踪。
松标特立凛生气,竹腰不折凌高风。
长江一派清不泯,浩浩独行天地中。
小民祁寒易咨怨,君子守道惟固穷。
有雪无雪两不问,仁耕义耨无歉丰。
君不见闭门无人僵卧处,任渠门外深丈许。
穷则当与凡民异,达则当为国之瑞。
何当燮理司化钧,坐令寒谷回阳春。
草庐抱膝方卧龙,狞飙撼户云埋峰。
冻鹊依依飞堕地,饥鹰侧翅低盘空。
岂知水官夜鏖战,鞭虬笞凤驱前锋。
茫茫万里混一色,远近高下俱迷踪。
松标特立凛生气,竹腰不折凌高风。
长江一派清不泯,浩浩独行天地中。
小民祁寒易咨怨,君子守道惟固穷。
有雪无雪两不问,仁耕义耨无歉丰。
君不见闭门无人僵卧处,任渠门外深丈许。
穷则当与凡民异,达则当为国之瑞。
何当燮理司化钧,坐令寒谷回阳春。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于石的作品,题为《同韵效欧苏体》。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抒发个人抱负和政治理想的诗歌。
开篇“草庐抱膝方卧龙”描绘了诗人隐居田园之景,龙形象喻示着诗人的英姿飒爽与不凡志向。紧接着,“狞飙撼户云埋峰”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气势,显示出诗人胸怀壮志,不受世俗羁绊。
“冻鹊依依飞堕地,饥鹰侧翅低盘空”两句通过对寒饿鸟兽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守。这些形象都蕴含着诗人的高洁情操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岂知水官夜鏖战,鞭虬笞凤驱前锋”此处用战争场面的激烈描写,表明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并且愿意面对挑战,勇往直前。
接着,“茫茫万里混一色,远近高下俱迷踪”则是对自然景观的宏大描述,同时也映射出诗人的胸襟与抱负之广阔无垠。
“松标特立凛生气,竹腰不折凌高风”通过松竹形象传达了坚韧不拔和屹立不倒的品格,这些都是古代文人崇尚的美德。
“长江一派清不泯,浩浩独行天地中”此句借用长江之水来比喻诗人的志向纯洁且不受世俗污染,其精神独立自主,如同长河一般流转于天地之间。
“小民祁寒易咨怨,君子守道惟固穷”两句通过对小民和君子的比较,强调了在困顿时期保持高尚品行的重要性,即使处境艰难,也要坚守道德,不因贫穷而改变初衷。
“有雪无雪两不问,仁耕义耨无歉丰”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万物持平常心态,对待农业劳作也充满了仁爱与正直,没有半点懈怠之情。
结尾部分,“君不见闭门无人僵卧处,任渠门外深丈许。穷则当与凡民异,达则当为国之瑞”强调了作为君子,在贫穷时应有所不同,在成功时应当成为国家的荣耀。
最后,“何当燮理司化钧,坐令寒谷回阳春”表达了诗人期待着一个能够施行仁政、带来和暖与希望的时代到来的渴望。
天浮月影水浮天,路绕山头树绕烟。
船小小行人意适,藕花新索酒杯传。
本乏微功辅斗枢,避贤仍忝领州旟。
病依一室由旬坐,老愧专城四十居。
憩石雨苔同发短,啸轩霜竹伴心虚。
挂冠尚有三年调,高躅空瞻广武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