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李士宁先生》
《寄李士宁先生》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楼台高耸间晴霞,松桧阴森夹柳斜。

渴愁如箭去年华,陶情满满倾榴花。

自嗟不及门前水,流到先生云外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ìníngxiānshēng
sòng / wángānshí

lóutáigāosǒngjiānqíngxiásōngguìyīnsēnjiáliǔxié

chóujiànniánhuátáoqíngmǎnmǎnqīngliúhuā

jiēménqiánshuǐliúdàoxiānshēngyúnwàijiā

翻译
楼台在晴空下高高耸立,松树和桧木林阴森夹着垂柳斜照。
去年的时光流逝如箭,心中充满对美好情感的渴望,只想尽情欣赏石榴花的盛开。
我感叹自己不如门前流水,它能流到先生那遥远的云雾之家。
注释
楼台:建筑物。
晴霞:晴朗的彩霞。
松桧:松树和桧木。
阴森:阴暗而深沉。
柳:柳树。
渴愁:渴望与忧愁。
去年华:去年的时光。
陶情:陶冶情感。
榴花:石榴花。
自嗟:自我叹息。
及:比得上。
门前水:门前的流水。
先生:此处可能指尊敬的人。
云外家:远方的居所,或隐居之处。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题目为《寄李士宁》。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远方朋友的深情思念,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楼台高耸间晴霞”,开篇便以壮丽的画面展现眼前的景色,高耸的楼台在晴好的天气中显得格外突出,而这景象之所以能被描绘得如此生动,是因为作者的心情得到了美好景色的映衬。

“松桧阴森夹柳斜”,诗人继续描写自然景色,松树和桧树交织成浓密的阴影,而柳树则在斜阳下摇曳,这里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述,更是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沉郁与静谧。

“渴愁如箭去年华”,诗人通过比喻来表达自己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渴望和忧愁像箭一般射向已经过去的一年,这种对时间无法把控的无力感,是许多古代文人共同的情怀。

“陶情满满倾榴花”,在这之后,诗人的情感达到了一个高潮,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就像满杯的美酒,即将倾倒。这里的“陶”字,既有醉意,也有沉浸于某种情绪之中的意味,“榴花”则是诗人情感的寄托。

“自嗟不及门前水”,诗人的内心充满了自责,他觉得自己无法像门前的流水那样自由地到达远方朋友的身边,这里的“门前水”象征着通往远方的道路和希望。

“流到先生云外家”,最后,诗人希望自己的思念能随着溪流一路延伸,最终抵达远在天边的朋友之所。这句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作者心灵深处对于友情的渴望和赞美。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于无法阻挡时间流逝的无奈。王安石在这里展现了自己对词藻、意境构建的精湛技艺,同时也让后世读者能够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谢檄

谢檄归来卧白云,秖今心事与谁论。

故人不似苍苔好,岁晚青青一到门。

(0)

南墅十二诗·其三一川平野

雨过群山扫绿埃,无穷野色望中开。

渔樵往往斜阳外,只隔前川唤不来。

(0)

示上人客鱼石归詹王二生信宿

天近瑶台新月明,相思无路去寻盟。

三秋海上归来客,一夜灯前笑语声。

黑发满头含瘴色,清贫到骨有诗情。

岁寒尊酒诸公在,预戒春风卜远行。

(0)

辅上人自京师还遂如海上省觐

万里黄金台上客,白云回首故山深。

庭闱岁月催华发,包笠秋风折寸心。

百福起居申定省,三年音信问浮沉。

不从客路看明月,身在青青桑梓阴。

(0)

顾熊父挽词二首·其一

故国咸淳老,馀生济世心。

药能全万命,家自致千金。

杯酒清谭足,华堂戏綵深。

一朝成古昔,埋玉上乡岑。

(0)

云榭

陈王成霸业,故国独斯台。

寂莫千年恨,传呼五马来。

秋风樟树老,残照石碑颓。

旧事今谁说,天晴海色开。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