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色浮金殿,花香近玉楼。
娇莺闻茝石,语燕傍瀛洲。
旭日明仙仗,香车映御沟。
笙歌何处响,还向未央游。
柳色浮金殿,花香近玉楼。
娇莺闻茝石,语燕傍瀛洲。
旭日明仙仗,香车映御沟。
笙歌何处响,还向未央游。
这首诗描绘了宫中行乐的繁华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美好。开篇“柳色浮金殿,花香近玉楼”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柳色的轻盈与金殿的辉煌、花香的幽雅与玉楼的精致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既高雅又不失生动的画面感。
接着,“娇莺闻茝石,语燕傍瀛洲”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莺鸟在茝石间欢鸣,燕子在瀛洲旁呢喃,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赋予了自然界的生灵以情感,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
“旭日明仙仗,香车映御沟”则转向对日出时分宫廷景象的描绘,旭日初升,照耀着仙仗,香车在御沟边映照,既体现了皇家的尊贵与威严,也暗示了皇帝的出行,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又不失温馨的氛围。
最后,“笙歌何处响,还向未央游”以问句结尾,引人遐想,似乎是在询问那悠扬的音乐声是从何而来,又将去往何处,暗示了宫廷生活的丰富多彩和神秘莫测,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布局,成功地展现了明代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美好,以及其中蕴含的自然之美和人文之韵,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佳作。
二臧如静女,不受朱粉加。
尹姬望邢娥,宜著帝者家。
向来扬蛾眉,众喙怒以呀。
指玉谢坚洁,擘肌起疵瑕。
去汝忽若蜕,人与室俱遐。
玉台镜如月,满意事铅华。
九重访娟丽,万目看嫭姱。
当使听听者,昂首七香车。
良乐伫目思骥子,工师择材须杞梓。
刘家昆季宁近用,直干百围日千里。
戏綵之暇同鸡窗,平挹千古如探囊。
尺箠政自无坚彊,况腰乌号手鱼肠。
乡邦惊叹有此客,一笔与翁箭锋直。
秋赋春闱溷子尔,老子贺书已濡笔。
香名联翩传里闾,珠宫贝阙方权舆。
他年日奉平反笑,更胜而今读贺书。
小湾隐沙觜,沙外仍奔湍。
是间以龙名,信乃龙所蟠。
浮烟澹寒鉴,断岸围清澜。
孰知面势要,中有水府宽。
我来舣倦楫,天水夜茫漫。
狂飙吼薄暮,惊浪摧旧滩。
鲸鳣砀厥居,渡鸟垂羽翰。
孰睡不知晓,梦次闻平安。
龙公自兼爱,况此行路难。
何以答神休,幽佩纫蘅兰。
楚山屹两姑,我见乃其稚。
闻名诗卷间,识面客舟次。
玉刻极端丽,簪植瞑苍翠。
娟月上天角,相与诧妩媚。
怒风将我西,未慭卜晚憩。
山足舟可舣,山木缆可系。
山外正风波,独此佳食寐。
断知有神物,主此胜绝地。
明朝捐行橐,可无答神赐。
白鹅雪为肪,绿蚁香馥鼻。
舟稳风又熟,无乃契神意。
未暇访彭郎,辞费辨非是。
挽舟下奔牛,挽丁已疲极。
长巷此埭东,巷心齿砂砾。
千指取寸进,赑屃山可拆。
舟子提肺肝,舟材宁铁石。
即今扬尘处,劣计三百尺。
时贤或兴怀,仅费十夫力。
往来日几舟,孰者违此厄。
为人计安便,作吏戒徒食。
斯人仍斯患,胡必须目击。
犹为埭兵地,吾言竟何益。
妖魃肆虐挻馀灾,麦田未麦空黄埃。
饥民忍饥守乡土,倚公力挽和气回。
梵筵告旱初拜手,补陀仙人已回首。
杨枝一麾神受职,雪龙占先效奔走。
飞翔作意擅晓昏,膏润趁时救枯朽。
人名此雪宗丞雪,祈禳取携屈伸肘。
德政可但人间最,大士与徒龙与友。
闵雨竞喜雪应祈,今段尤拜天赐厚。
归前帝席指日冀,更遣奇祥福诸后。
太岁在戌如在酉,看取乞浆还得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