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昭君怨》
《昭君怨》全文
明 / 陈继儒   形式: 词  词牌: 昭君怨

记得东坡老叟,莫负清明重九。

今日正重阳,菊花黄。

花插满头归去,落日前村枫树。

树里唱歌声,钓渔人。

(0)
鉴赏

这首《昭君怨》由明代诗人陈继儒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乡村的生动画面。

“记得东坡老叟,莫负清明重九。”开篇即以东坡老叟为引,暗含对古人风雅生活的向往与追忆,同时点出时节,清明与重阳,两节皆为秋季重要节日,寓意着时光的流转与季节的更迭。

“今日正重阳,菊花黄。”直接点题,重阳佳节,正是菊花盛开之时,黄色的花朵在秋风中摇曳生姿,不仅增添了节日的氛围,也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不屈。

“花插满头归去,落日前村枫树。”描绘了主人公在重阳节这一天,携带着满头的菊花,踏着夕阳余晖,行走在枫叶满地的小村落中。这一场景充满了诗意,既展现了人物的闲适与自在,也渲染了秋天特有的宁静与美丽。

“树里唱歌声,钓渔人。”最后两句,将画面推向高潮。在枫树林间,传来阵阵歌声,那是渔人在享受着丰收的喜悦,或是对生活的热爱与满足。这样的场景,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作品更深的情感内涵,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

整体而言,《昭君怨》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季乡村的宁静与美好,以及人们在自然中的生活情趣和情感体验,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陈继儒

陈继儒
朝代:明   字:仲醇   号:眉公   籍贯:华亭(今上海松江)   生辰:1558~1639

陈继儒(1558~1639)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字仲醇,号眉公、麋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诸生,年二十九,隐居小昆山,后居东佘山,杜门著述,工诗善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擅墨梅、山水,画梅多册页小幅,自然随意,意态萧疏。论画倡导文人画,持南北宗论,重视画家的修养,赞同书画同源。有《梅花册》、《云山卷》等传世。著有《妮古录》、《陈眉公全集》、《小窗幽记》。 
猜你喜欢

课儿联·其二十五

雨馀鸥掠水;风细燕衔泥。

(0)

课儿联·其十六

风过荷珠散;春来柳线长。

(0)

题黄麓隐画册

轻帆趁归潮,苍葭点秋水。

忽惊风雨晨,扁舟渡杨子。

(0)

得吴竹桥书趣北行留别程端立·其二

暂作平原客,频倾北海樽。

半毡分谢眺,一榻下陈蕃。

遁迹才齐右,冲寒又蓟门。

将心托鸿爪,到处一留痕。

(0)

题汪坤仪图照·其一

乘空列御是耶非,广袖飘如鹢退飞。

谁道高寒归不得,七重云护半铢衣。

(0)

赠袁陶轩

近为五言谁最长,袁氏之子才英苍。

是其家居溟海上,沐浴百宝之灵光。

岂独论诗意相可,母老家贫亦如我。

负米还兼负笈游,五载重逢话灯火。

朗吟时一飘檐花,细雨时闻落山果。

怜君家世本崔巍,廉吏之子今难为。

道中西华竟谁识,座上北海真君师。

师门恩重丘山比,青眼高歌望吾子。

莫将歌哭向时人,自有名山报知己。

不才似我分飘零,敢托微波寄赏音。

须知亲在兼师在,方识君心即我心。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