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蟠洲畔绿森森,风袅余清入梵音。
尽卷慈云归万竹,炎阳刚上便遮阴。
龙蟠洲畔绿森森,风袅余清入梵音。
尽卷慈云归万竹,炎阳刚上便遮阴。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在恩江边出发时所见的景致,充满了自然与禅意的融合。首句“龙蟠洲畔绿森森”,以“龙蟠”形容洲岸的蜿蜒曲折,与“绿森森”相呼应,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景象,仿佛大自然的生命力在此得到了极致的展现。次句“风袅余清入梵音”,将自然界的微风与佛教的梵音巧妙结合,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和谐,让人感受到心灵的净化。
接着,“尽卷慈云归万竹”,诗人通过“慈云”的形象,表达了对慈悲与和平的向往,同时“归万竹”则展现了云雾与竹林的和谐共生,寓意着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最后一句“炎阳刚上便遮阴”,描绘了太阳初升时,竹林迅速为大地带来清凉的景象,既体现了时间的流转,也寓意着自然界的循环与生命的延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深刻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