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陵送李梓老还苏州》
《江陵送李梓老还苏州》全文
明 / 宋登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十载江陵共白头,枫桥橘酒忆苏州。

此生见面应稀少,客泪因君洒素秋。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宋登春所作的《江陵送李梓老还苏州》。诗中以江陵与苏州两地为背景,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李梓老分别时的深情与感慨。

首句“十载江陵共白头”,点明了诗人与友人李梓老在江陵共同度过了十年的时光,岁月如流,两人都已步入老年,表达了深厚的情谊和时光流逝的感慨。接着,“枫桥橘酒忆苏州”一句,通过枫桥和橘酒这两个意象,不仅勾勒出江南水乡的美景,也寄托了对苏州的美好回忆,暗示了友人即将返回苏州,唤起了对往昔相聚时光的怀念。

“此生见面应稀少”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和对友人离去的不舍,预感未来相见的机会将变得稀少,流露出深深的离别之痛。最后,“客泪因君洒素秋”则以“客泪”形容离别的泪水,以“素秋”象征清冷的秋天,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友人的离去而悲伤落泪的场景,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情感主题。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离别之痛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宋登春
朝代:明

真定府新河人,字应元,号海翁,晚号鹅池生。少能诗,善画。嗜酒慕侠,能骑射。年三十,以妻子儿女五人皆死,弃家远游。晚居江陵,知府徐学谟甚敬礼之。后游石首受辱,遂披发为头陀,不知所终。一说于万历十七年离徐学谟家,泛舟钱塘,投江死。有《鹅池集》、《燕石集》。
猜你喜欢

将远游,在台北路作

我家傍海隅,常闻风涛作。

去山二十里,不见青山壑。

有时见山容,足已涉城郭。

此行向中华,万山将笼络。

不图台北路,群峰先崿崿。

有如赴汪洋,河伯先海若。

路出香山间,海山俱寥廓。

四水望西流,连山自东落。

山水交潆洄,红尘供插脚。

我车风雷驰,我神尻轮跃。

一出鸡笼山,一身脱尘缚。

俯仰洪渡中,天地入冥漠。

(0)

岛咏二首·其二

骈杀及狉獉,深山亦劫尘。

禽残桑下雊,狝尽郭东㕙。

洞穴无安土,穷荒有剧秦。

时时枪炮震,知是剿番民。

(0)

再题谢君生圹诗后

黄土抟作人,幻成亿万身。

一朝堕黑劫,千里为幽垠。

人物委虫沙,江山生鬼燐。

哀哉东瀛土,竟与北邙亲!

千峰万壑间,惨淡蓬蒿尘。

华表归辽鹤,城郭殊人民。

惘惘市廛间,如行墟墓滨。

真仙泣铜狄,故老悲荆榛!

积骨封三观,薄殡盈九闉。

家家守俘馘,日日输鬼薪。

蓬莱气寂寞,薤露声酸辛。

大哉方壶图,亦与生圹均。

生者永埋没,死者永沈沦。

视死如视生,我爱谢茂秦。

谢客愿生天,青山豫卜邻。

地非故乡故,体是陈人陈。

经营壤泉异,封树窀穸新。

嵯峨石翁仲,荦礐瓦麒麟。

世已无华夏,君自享秋春。

于下开隧道,于上开墓门。

未掩苌弘魄,先招屈子魂。

天地供幕席,风火俟转轮。泰山为?俎,北海为牺樽。

大块为鼻祖,百代为云孙。

太祝岁祈死,少微月告存。

遥悬归寝地,亲署葬诗坟。

生抱无涯感,死抱不朽尊。

未生、未死间,皆以骈牳论。

旷达同司空,滑稽异齐髡。

后有凭吊客,呼作谢公墩。

(0)

遇李石鹤孝廉赋赠二首·其一

三生石上證前因,交道文章信有神!

脱略形骸千古量,相忘辈行一朝亲。

竟誇海岱逢奇士,自是闽天出晋人。

此去长安万馀里,柳袍应拂帝京尘。

(0)

天津纪乱十二首·其七

二伯分藩地,诸胡互市场。

虎牢同郑戍,鱼烂竟梁亡。

仗剑空神博,霾轮又国殇。

相州师一溃,从此隳边防。

(0)

腊月二十四日诏立皇嗣感赋·其二

先皇遗恨鼎湖弓,世及家传总大公。

谁误礼经争继统,妄拚尸谏效孤忠。

弟兄共托施生茑,男子偏迟吉梦熊。

片纸病中哀痛诏,前星翘首又移宫。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