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将远游,在台北路作》
《将远游,在台北路作》全文
清 / 洪繻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我家傍海隅,常闻风涛作。

去山二十里,不见青山壑。

有时见山容,足已涉城郭。

此行向中华,万山将笼络。

不图台北路,群峰先崿崿。

有如赴汪洋,河伯先海若。

路出香山间,海山俱寥廓。

四水望西流,连山自东落。

山水交潆洄,红尘供插脚。

我车风雷驰,我神尻轮跃。

一出鸡笼山,一身脱尘缚。

俯仰洪渡中,天地入冥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即将远游时的内心感受与沿途所见的壮丽景色。开篇“我家傍海隅,常闻风涛作”,诗人以自己家靠近海边,常常听到海浪拍打的声音开始,营造了一种海风拂面、波涛汹涌的氛围。接着,“去山二十里,不见青山壑”则转而描述了远离海岸后,视野中不再是连绵的山脉,而是广阔的平原或山谷。

“有时见山容,足已涉城郭”一句,表达了在偶尔见到山峦时,便足以让人感受到城市的距离,暗示了旅途的遥远和艰辛。接下来,“此行向中华,万山将笼络”预示着旅程的终点是中华大地,无数的山峦将被他一一穿越。

“不图台北路,群峰先崿崿”描绘了实际踏上旅程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群山的峻峭,预示着前方道路的艰难。随后,“有如赴汪洋,河伯先海若”运用比喻,将群山比作汪洋大海,暗示了山川的壮阔与险峻,仿佛面对着海神与河伯的挑战。

“路出香山间,海山俱寥廓”则展现了诗人穿越香山时的景象,此时的山川辽阔无垠,给人以心灵的宽慰与自由感。“四水望西流,连山自东落”描绘了沿途的河流向西流淌,山脉从东方延伸,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动态美。

“山水交潆洄,红尘供插脚”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在繁忙的世俗生活中,自然给予人们心灵的慰藉。“我车风雷驰,我神尻轮跃”则是诗人想象自己驾驭着疾驰的车辆,如同风雷一般穿越山川,展现出一种豪迈与自由的精神状态。

最后,“一出鸡笼山,一身脱尘缚”意味着诗人离开束缚,摆脱尘世的烦恼,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俯仰洪渡中,天地入冥漠”则以宏大的视角,描绘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宇宙的浩瀚,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远游前后的心理变化与沿途的自然景观,既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叹,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与意境的佳作。

作者介绍

洪繻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德寿宫庆寿口号·其一

长乐宫前望翠华,玉皇来贺太皇家。

青天白日仍飞雪,错认东风转柳花。

(0)

登奉圣寺千佛阁四首·其一

一只奇峰入眼中,看来只只是奇峰。

好山道是无重数,少说青苍十万重。

(0)

衔命郊劳使客船过崇德县三首·其三

岸树低欹一雪馀,枝头半叶已全无。

油窗过尽千梢影,浓处还浓枯处枯。

(0)

寒食相将诸子游翟园得十诗·其二

鹿葱旧种菊新栽,幽径深行忘却回。

忽有野香寻不得,兰于石背一花开。

(0)

寄题更好轩二首·其二

无梅有竹竹无朋,有竹无梅梅独醒。

雪里霜中两清绝,梅花白白竹青青。

(0)

送乡僧德璘二首·其二

湖上诸峰紫翠间,三年欲到几曾闲。

侬今去处渠知么,不是南山即北山。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