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频首路,江左问乡园。
廉吏难为子,忠臣易有孙。
礼方恙雁执,诗有兔丝言。
自此孤生竹,依依泰岱尊。
少年频首路,江左问乡园。
廉吏难为子,忠臣易有孙。
礼方恙雁执,诗有兔丝言。
自此孤生竹,依依泰岱尊。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在明末清初时期所作的《送刘生之金陵就昏(其一)》中的第一首。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忧虑与期待。
首联“少年频首路,江左问乡园”,描绘了友人即将踏上旅途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少年频繁地回头望路,心中满是对故乡的思念,这既是对友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寄托了诗人自己对远方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颔联“廉吏难为子,忠臣易有孙”,运用对比手法,赞扬了廉洁的官吏和忠诚的臣子,同时也暗示了社会现实中的不公与无奈。廉洁的官员难以培养出优秀的后代,而忠诚的臣子却容易得到子孙的继承,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社会道德风气的衰败和世态炎凉。
颈联“礼方恙雁执,诗有兔丝言”,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表达复杂的情感。雁群在天空中飞行,象征着友人即将远行,而“恙”字则暗示了旅途中的不安与担忧;“兔丝言”则可能是指诗歌中关于离别、思念或希望的表达,寓意着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与期待。
尾联“自此孤生竹,依依泰岱尊”,以竹子自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未来的孤独感。竹子在诗中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也暗含了对友人离去后自己将面对的孤独生活的感慨。而“泰岱尊”则可能指的是泰山,象征着崇高与伟大,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品格的敬仰和对友谊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友人离别时的场景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友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章台路。西出重城几步。
秦楼晓、花气未明,一霎空濛洗高树。行人半倚户。
飞去黄鹂自语。
秋千小,不系柳条,惟有轻阴约飞絮。钿车暗相遇。
早拂拭红巾,初放鹦鹉。闻歌犹是淋铃处。
掩面鸣筝,倚垆呼酒,东风重记旧眉妩。
报伊共歌舞。西去。屡回顾。渐客舍荒凉,嘶马先驻。
玉关万里知何许。但倦拥荒泽,瓜洲难渡。
将军垂老,望故国,夜寒苦。
大火气方炽,新金伏未兴。
茅屋苦卑陋,蕴毒空自憎。
流汗常被体,涤烦屡饮冰。
那堪青蝇辈,鼓趐作威棱。
薰风烁炎日,沸鼎助薪蒸。
每思谋爽垲,地隘旧无称。
高亭枕城隈,粉堞势腾凌。
清水绕其足,茂林瞰田塍。
此间有异趣,跻攀弗能胜。
佳招适我愿,坐觉神魂澄。
何当卜邻舍,与子朝夕升。
飘然忘世累,长啸效孙登。
南山州之屏,四时改颜色。
日夕太守宴,供帐减缯帛。
更求秉烛饮,图写在四壁。
烟云时藏埋,景好疑爱惜。
我官府中尘,喜与山相识。
泉石未还往,愧负苦逋责。
秋风复杖屦,持酒穷胜僻。
莓苔转苍崖,郡国在几席。
废兴赋飞鸟,牛羊自朝夕。
风物摹大句,才薄徒噤嘿。
唯作酩酊归,山月吐半璧。
沉吟又慰喜,三友添饮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