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华如琪林,风作垂琚声。
芳年结灵契,谁为安期生?
白云散不留,绝壁空萝藤。
谓当月满时,青鸾尚来鸣。
蓬莱一涉足,五岳宜平平。
亦思舞瓮鸡,敢傲图南鹏。
上仙与天寿,于世究何能。
何如褦襶翁,坐见黄河清。
我歌人不知,知者宜千龄。
人间万容槁,地下阳已萌。
诗书有传德,神在无离形。
浑噩羲轩民,至今犹孩婴。
桃华如琪林,风作垂琚声。
芳年结灵契,谁为安期生?
白云散不留,绝壁空萝藤。
谓当月满时,青鸾尚来鸣。
蓬莱一涉足,五岳宜平平。
亦思舞瓮鸡,敢傲图南鹏。
上仙与天寿,于世究何能。
何如褦襶翁,坐见黄河清。
我歌人不知,知者宜千龄。
人间万容槁,地下阳已萌。
诗书有传德,神在无离形。
浑噩羲轩民,至今犹孩婴。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旅途中所见所感,充满了哲理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开篇以“桃华如琪林,风作垂琚声”描绘了一幅冬日静谧的景象,桃花虽非时令之花,却以一种奇异的姿态绽放,仿佛是大自然的奇迹。风声如同垂下的玉珠碰撞,清脆悦耳,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芳年结灵契,谁为安期生?”诗人借桃花与风声,表达了对美好时光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向往,暗喻着生命的灵性与宇宙的奥秘。接着,“白云散不留,绝壁空萝藤”,白云飘散,留下的是绝壁上的藤蔓,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
“谓当月满时,青鸾尚来鸣。”诗人想象在月圆之夜,青鸾(传说中的神鸟)依然会鸣叫,寓意着美好的事物即使在最平凡的时刻也能显现,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保持内心的纯净与美好。
“蓬莱一涉足,五岳宜平平。”蓬莱是传说中的仙境,五岳代表了中国的五大名山,这里表达了对超越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渴望。诗人希望能在精神层面上达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
“亦思舞瓮鸡,敢傲图南鹏。”“瓮鸡”和“图南鹏”分别指代普通与卓越,诗人思考是否应该像瓮鸡一样满足于平凡,还是像大鹏一样追求卓越。这反映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上仙与天寿,于世究何能。”诗人对仙人的长寿与超凡能力表示好奇,同时也反思这些能力在世间究竟有何意义,引人深思。
“何如褦襶翁,坐见黄河清。”“褦襶翁”指的是穿着简朴的老者,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简单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认为这样的生活比追求超凡脱俗更为可贵。
“我歌人不知,知者宜千龄。”诗人自言所唱之歌无人知晓,但真正理解其深意的人将被铭记千年,强调了艺术与思想的价值。
“人间万容槁,地下阳已萌。”诗人观察到人间万物凋零,而地下的生命力却正在萌发,暗示着生命与希望的循环不息。
“诗书有传德,神在无离形。”通过诗书传承道德,神灵存在于万物之中,无处不在,强调了文化和信仰的重要性。
“浑噩羲轩民,至今犹孩婴。”诗人引用古代先民的淳朴生活,直到今天仍保持着孩童般的纯真,表达了对原始生活状态的怀念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对人生哲学的探讨,以及对历史文化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一声春正晓,雪里荐新年。
揽镜星霜久,催人岁月迁。
化工原著意,物态漫争妍。
我老心尤远,居閒觉地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