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逍遥咏·其十三》
《逍遥咏·其十三》全文
宋 / 赵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乾坤常运转,兀兀见众生。

利物终相应,施为愿要精。

身慵何隐遁,舌辩谩纵横。

种性归真理,因缘有重轻。

(0)
翻译
天地万物永在运转,显现世间众生万象。
有益于物的行为终究会得到回应,行动应专注且有目标。
疲惫的身体无需逃避,空谈辩论并无意义。
人的本性回归真实,因果关系各有轻重。
注释
乾坤:天地,代指宇宙万物。
兀兀:形容忙碌或专注的样子。
利物:有益于他人的事物。
施为:行为、行动。
愿要精:意愿要明确,行动要精准。
身慵:身体疲倦。
隐遁:逃避,隐藏。
舌辩:口才,辩论。
种性:人的本性,本质。
真理:真实的道理或原则。
因缘:佛教中指因果关系。
重轻:这里指因果关系的轻重程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炅的作品,名为《逍遥咏(其十三)》。从这短小的片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宇宙运行和生命真理的深刻洞察。

“乾坤常运转”表现了宇宙间万物循环往复的哲学思想,乾为天、坤为地,象征着天地间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运动变化。紧接着,“兀兀见众生”则描绘出诗人眼中所有生命形态的丰富多彩。

“利物终相应”表明了万物之间的和谐与相互作用,"施为愿要精"则是诗人对于追求高尚志向和纯粹愿望的一种提倡。这里,“施为”意指行为或作为,而“愿”则是内心所持有的理想和期望。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身慵何隐遁,舌辩谩纵横”描绘了一种生活状态和交流方式,"身慵"意味着身体的舒适与放松,而“何隐遁”则是对内心深处的追问。"舌辩"形容言辞的流利,而“谩纵横”则揭示了语言表达中的复杂和多样性。

最后,“种性归真理,因缘有重轻”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本质与因果关系的理解。“种性”指的是生命的本能或本性,而“归真理”则是回归到真实、纯粹的状态。"因缘"在佛教中指事物产生和发展的条件,"有重轻"则意味着这些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诗人对于宇宙、生命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深刻思考。他的语言简练而充满哲理,对读者来说既是审美享受也是心灵触动。

作者介绍

赵炅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候仙词

西归公子何时降,南岳先生早晚来。

巡历世间犹未遍,乞求鸾鹤且裴回。

(0)

下第春游

羁情含蘖复含辛,泪眼看花只似尘。

天遣春风领春色,不教分付与愁人。

(0)

冥会诗·其一

争不逢人话此身,此身长夜不知春。

自从国破家亡后,陇上惟添芳草新。

(0)

街西居三首·其二

日出穷巷喜,温然胜重衣。

重衣岂不煖,所煖人不齐。

兀兀复行行,不离阶与墀。

(0)

恶神行雨

凶神扇?恶神行,汹涌挨排白雾生。

风击水凹波扑凸,雨漴山口地嵌坑。

龙喷黑气翻腾滚,鬼掣红光劈划揁。

哮吼忽雷声揭石,满天啾唧闹轰轰。

(0)

陕下厉玄侍御宅五题.泛觞泉

不上酒家楼,池边日献酬。

杯来转巴字,客坐绕方流。

酹滴苔纹断,泉连石岸秋。

若能山下置,岁晚愿同游。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