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诗六章·其二》
《哭诗六章·其二》全文
宋 / 王令   形式: 古风

朝哭声吁吁,暮哭声转无。

声无血随尽,安得目不枯。

目枯不足叹,无目心自安。

目存多所见,不若无目完。

(0)
注释
朝:清晨。
哭声:哭泣的声音。
吁吁:悲切、哀痛。
暮:傍晚。
血随尽:悲伤之情难以消除。
安:怎么。
目不枯:眼睛不会干涸。
目枯:眼睛干涸。
足:值得。
自安:内心平静。
目存:有眼睛。
多所见:能看到很多。
不若:不如。
无目完:没有眼睛来得完整。
翻译
清晨时分哭声悲切,傍晚时分哭声渐弱。
声音虽消逝,但悲伤未尽,怎奈眼睛不会干涸。
即使眼睛枯竭也不足为奇,没有眼睛内心反而平静。
有眼睛能看到许多,却不如没有眼睛来得完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令的《哭诗六章》中的第二首。诗中描绘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哀伤之情,通过对比日夜不停的哭泣声和逐渐消失的眼泪,以及内心世界与外在现实之间的矛盾,表达了深沉的悲痛和无尽的思念。

诗人以“朝哭声吁吁,暮哭声转无”开篇,生动地展现了日夜不停的哀伤之情。随后的“声无血随尽,安得目不枯”则是对身体和精神双重消耗的写照,表现出痛失亲人的心如刀绞。

接着,“目枯不足叹,无目心自安”一句,通过对比干涸的眼泪与内心的平静,抒发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思念,以及面对现实无奈的心态。最后两句“目存多所见,不若无目完”则是对视觉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一种哲理思考,暗示着有时放弃感官的束缚或许能带来一种心灵上的解脱。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心理洞察,展示了古代诗人在面对亲人去世时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王令

王令
朝代:宋   生辰:1032~1059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猜你喜欢

报恩寺塔

宝塔中天构,君王奠镐年。

皇图香界合,海气凤楼悬。

万岭开江左,千门倚日边。

南山留作镇,长见法轮圆。

(0)

舟行杂诗三首·其一

华候熙春阳,客行夐已久。

林惊啭月莺,岸密稍云柳。

徂心度停渊,蓬颜照光薮。

幸采韵音多,歌风尽杯酒。

(0)

秋日山中寄淳甫

客鬓经秋短,离情向暮深。

永怀搴馥意,一展涉江心。

岭宿同哀狖,林栖并倦禽。

白头谁故旧,感激为君吟。

(0)

武林追忆子安

曾见褰帷向越城,非关为吏厌承明。

身随零露朝先尽,恨落江潮夜未平。

芳草不传池上梦,薇花犹系省中情。

湖心诸寺闻题遍,留取山僧护姓名。

(0)

春日感怀因柬子安

平居每忆在长安,却羡云霄接羽翰。

骑马每从双凤出,逢人凭作二龙看。

春游西禁才舒柳,夜直东曹并是兰。

转盼不堪成往事,误身翻自笑儒冠。

(0)

雨过高座寺

积雨黯花丘,缘云入香界。

修策振林间,疏钟落峰外。

康乐诵《阿含》,陈思演《清呗》。

欲除常恋牵,惟是逃虚快。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