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必为人用,不必用于人。
若也责不耕,君其问诸田。
我必为人用,不必用于人。
若也责不耕,君其问诸田。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王令的作品,出自《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其四)耒答镈》。诗中的两句“我必为人用,不必用于人。若也责不耕,君其问诸田。”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的思考。
首先,“我必为人用”表明诗人认识到个人的能力和才华应当为社会所用,为他人带来益处。这反映出诗人积极向上的态度,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不可或缺的。然而紧接着的“不必用于人”则显得有些矛盾,它似乎是在表达,即便是为他人所用,也不能完全被他人的意志所左右,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和自我。
下两句“若也责不耕,君其问诸田。”则是在说,如果有人因为诗人不从事农业生产而加以责难,那么就让他们去问那些耕耘于田间的人。这里的“田”既可以指农业生产,也隐喻着广阔的社会和人民。这两句流露出诗人的自信,他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有价值的,不必受制于传统观念或他人评价。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使命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也透露出了诗人在面对外界质疑时所保持的自信和坚持。通过这简洁有力的语言,王令传达了一种超越常规、追求自我实现的精神态度。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