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我郊居宿,开门但苦吟。
秋眠山烧尽,暮歇竹园深。
寒浦鸿相叫,风窗月欲沈。
翻嫌坐禅石,不在此松阴。
招我郊居宿,开门但苦吟。
秋眠山烧尽,暮歇竹园深。
寒浦鸿相叫,风窗月欲沈。
翻嫌坐禅石,不在此松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里与友人共同度过夜晚的宁静画面。诗人被朋友邀请到郊外居住,夜宿其中,但门开时传来的是书声,显示了主人对学问的专注和热爱。
"秋眠山烧尽"一句,通过对秋天山林焚烧后留下的荒凉景象的描绘,传递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情感。"暮歇竹园深"则是夜晚在深邃的竹园中安然入睡,竹影摇曳,营造了一种幽深宁静的氛围。
接下来的"寒浦鸿相叫"和"风窗月欲沈"两句,更增添了诗中的意境。鸿鹄(大雁)在寒冷的水域中互相呼唤,营造出一种秋夜的寂静与萧瑟。而微弱的风声伴随着月亮即将沉落的景象,使人不禁感受到时间流转和自然界的宁静。
最后两句"翻嫌坐禅石,不在此松阴"则透露出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似乎对现实中的一些事情感到不满,但又选择了在这片静谧的松林下沉思冥想,用禅意来净化自己的心灵。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远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静谧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平衡。
一夜花飞殿暮冬,晓惊银色现前峰。
增肥幻质饶冰柱,埋没虚名叹瓦松。
素纸不书思雪老,白圭无玷忆南容。
知君岂乏扁舟兴,哦罢新诗兴已慵。
檐影荫游鱼,江声颤崖竹。
云帆天外去,龙刹空中矗。
霞明晚渡红,草暖晴沙绿。
澄波见归鸟,纷霭迷飞鹜。
有时雪浪吹,玉马争追逐。
青霄皓月满,琉璃莹极目。
谢傅昔出宰,天葩动惊俗。
一读梁间诗,清风感佳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