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何太恶,轰雷更助嗔。
阶平盈尺水,蕉长来年身。
莺哑浑无韵,龙腥似傍人。
邻家海棠树,应作马嵬尘。
春雨何太恶,轰雷更助嗔。
阶平盈尺水,蕉长来年身。
莺哑浑无韵,龙腥似傍人。
邻家海棠树,应作马嵬尘。
这首诗名为《雨》,是明代诗人沈守正所作。诗中描绘了春雨之恶劣,以轰雷为伴,渲染出一种压抑与不悦的氛围。诗人通过“阶平盈尺水,蕉长来年身”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雨水的充沛,以及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同时也暗示了雨水带来的不便与困扰。接着,“莺哑浑无韵,龙腥似傍人”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雨中的黄莺叫声形容为哑然无声,而雨水的味道则像是贴近人的腥味,进一步强调了雨天的不适感。最后,“邻家海棠树,应作马嵬尘”一句,借用了杨贵妃与唐玄宗的爱情故事,暗喻了美好事物在恶劣环境下的消逝,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被破坏的惋惜之情。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形象,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深刻的感受和独特的艺术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