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居此境绝知音,野景虽多不合吟。
诗句若喧卿相口,姓名还动帝王心。
道袍薜带应慵挂,隐帽皮冠尚懒簪。
除此更无馀个事,一壶村酒一张琴。
强居此境绝知音,野景虽多不合吟。
诗句若喧卿相口,姓名还动帝王心。
道袍薜带应慵挂,隐帽皮冠尚懒簪。
除此更无馀个事,一壶村酒一张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田园,远离尘世的生活状态。开篇“强居此境绝知音”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和寻找知音的渴望,但这种渴望在“野景虽多不合吟”中被否定,显示出一种无奈和孤独。
接着,“诗句若喧卿相口”、“姓名还动帝王心”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的才华和影响力,即使是私下交流的诗句,也能引起皇家的关注。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在文学上的成就,也反映出他内心的自豪与矛盾。
“道袍薜带应慵挂,隐帽皮冠尚懒簪”两句,则是对隐居生活的具体描写。道袍、薜带等物品被随意悬挂,隐帽和皮冠的簪饰也未曾整理,这些细节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一面。
最后,“除此更无馀个事,一壶村酒一张琴”则是对这种简朴生活的总结。除了与大自然为伴,偶尔饮酒弹琴外,别无他求,这种境界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和内心的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复杂情感,以及他对于文学、名声与隐逸之间微妙关系的深刻体悟。
年年乞巧传今夕,不知此巧从何乞。
香灯午夜对银河,儿女中庭罗粉席。
三三五五拜深深,一拜一乞殊慇勤。
为问天孙巧多少,能否年年赠别人。
吁嗟天孙良亦苦,一岁佳期才一度。
巧似天孙果足誇,便应夜夜逢河鼓。
人言巧亦难移天,始知此巧不值钱。
灵妃之巧已如此,人间百巧徒纷然。
举头细与天孙说,你巧胡为太奇绝。
七襄难就误佳期,弄巧方知反成拙。
相逢日少别日多,隔岁相思可奈何。
今宵更洒相思泪,鹊桥一雨嗟滂沱。
请换香灯嘱儿女,前来且听园公语。
尔年未及三尺长,乞得巧来何用处。
古今巧拙无输赢,有时巧败拙偏成。
诗咏巢居鸠与鹊,问巢终日谁经营。
天生我拙亦不偶,拙手拙心仍拙口。
巧人遇巧斗难休,赢得拙人长不斗。
巧若斗拙巧便痴,涛声虽怒石不移。
轰雷喷雪片时息,中流一石长崔巍。
我今乞拙不乞巧,年来颇识拙之效。
天孙有意怜拙人,一拙须教赢到老。
《乞拙歌》【明·张萱】年年乞巧传今夕,不知此巧从何乞。香灯午夜对银河,儿女中庭罗粉席。三三五五拜深深,一拜一乞殊慇勤。为问天孙巧多少,能否年年赠别人。吁嗟天孙良亦苦,一岁佳期才一度。巧似天孙果足誇,便应夜夜逢河鼓。人言巧亦难移天,始知此巧不值钱。灵妃之巧已如此,人间百巧徒纷然。举头细与天孙说,你巧胡为太奇绝。七襄难就误佳期,弄巧方知反成拙。相逢日少别日多,隔岁相思可奈何。今宵更洒相思泪,鹊桥一雨嗟滂沱。请换香灯嘱儿女,前来且听园公语。尔年未及三尺长,乞得巧来何用处。古今巧拙无输赢,有时巧败拙偏成。诗咏巢居鸠与鹊,问巢终日谁经营。天生我拙亦不偶,拙手拙心仍拙口。巧人遇巧斗难休,赢得拙人长不斗。巧若斗拙巧便痴,涛声虽怒石不移。轰雷喷雪片时息,中流一石长崔巍。我今乞拙不乞巧,年来颇识拙之效。天孙有意怜拙人,一拙须教赢到老。
https://shici.929r.com/shici/JnNQ9evB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