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高台》
《临高台》全文
明 / 张萱   形式: 乐府曲辞

临高台,台未倾。俯深池,池未平。

行乐且及时,谁能俟河清。

曾闻王子乔,骖驾白鹿游层霄。

千秋亦共尽,天路空迢迢。

不如拍浮酒池中,右持杯,左持螯,被服纨素长逍遥。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临高台》,由明代诗人张萱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临高远眺的景象,同时融入了对人生短暂与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句“临高台,台未倾”,以“临”字开篇,营造出一种登高望远的气势,接着“台未倾”三字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接下来“俯深池,池未平”两句,通过俯瞰深池未平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推移和自然界的永恒变化。

“行乐且及时,谁能俟河清”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当下享受生活的态度,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反问,即在世事无常中,又有谁能够等待到黄河水变清的那一天,以此来比喻世事难料,人生苦短。

随后,“曾闻王子乔,骖驾白鹿游层霄”引用了古代传说中的王子乔乘白鹿升天的故事,象征着超脱尘世的追求和理想。然而,“千秋亦共尽,天路空迢迢”两句,又将这种追求置于历史的长河之中,指出即便如此,最终也逃脱不了生命的终结,天路遥不可及。

最后,“不如拍浮酒池中,右持杯,左持螯,被服纨素长逍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态度,建议人们在有限的生命中尽情享受,无论是饮酒还是品尝美食,都应以轻松愉快的心态面对,穿着华美的衣物,在世俗的生活中悠然自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面对世事无常时的豁达态度。

作者介绍
张萱

张萱
朝代:明

(1459—1527)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猜你喜欢

金缕曲.泊皖城,忆张紫帆,三次前韵

空翠浑无界。猛推篷四围山色,乌飞犹碍。

想见诗仙吟眺处,湘管一枝曾带。

认云气都经刻画。

眼底长江东下急,问何能流出兴亡外。

且还我,看山债。迎江塔影岿然在。

怅难寻夕阳天末,楼名镇海。

三国六朝如梦过,禁得英雄几醉。

早付与风飘雪洒。

不解近时何意绪,但茫茫总觉愁来会。

怀古恨,共君悴。

(0)

采桑子.江行写怀,敬步家大人见忆韵

江程也似容园景,远树如洲。小屋如舟。

不到天涯不信愁。雁儿引得人回望,行尽吴头。

费尽湘眸。细雨梅花上舵楼。

(0)

满江红.所租艇名满江红,即以此调赋之

小小红船,恰好是、吴江平底。

早倚作、风波同命,水云知己。

但得南人如使马,不愁西子难随蠡。

到中流、篷背响诗声,鸥飞起。高七尺,伸腰抵。

宽五尺,摩肩挤。算最堪惊者,四边无地。

白月一床渔器具,青山六代侬行李。

快撑开、蠡壳两旁窗,山来矣。

(0)

鹧鸪天·其二

飞鸟行人路不分。樵歌更在上头闻。

替秋增色惟红叶,与世相忘只白云。

鞍月样,剑星文。少年骄马向斜曛。

何如结个山中屋,枯坐蒲团埽叶焚。

(0)

杨柳枝·其三

火出心空树半残。尚垂青妩绾征鞍。

紫骝嘶过花间去,错怨娇黄不耐攀。

(0)

丑奴儿·其四

一春闲却看花眼,黛锁眉峰。倚断珠栊。

不信屏山有万重。如今春去反惆怅,枉赋惊鸿。

舞罢回风。莫揾霞绡泣落虹。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