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翠浑无界。猛推篷四围山色,乌飞犹碍。
想见诗仙吟眺处,湘管一枝曾带。
认云气都经刻画。
眼底长江东下急,问何能流出兴亡外。
且还我,看山债。迎江塔影岿然在。
怅难寻夕阳天末,楼名镇海。
三国六朝如梦过,禁得英雄几醉。
早付与风飘雪洒。
不解近时何意绪,但茫茫总觉愁来会。
怀古恨,共君悴。
空翠浑无界。猛推篷四围山色,乌飞犹碍。
想见诗仙吟眺处,湘管一枝曾带。
认云气都经刻画。
眼底长江东下急,问何能流出兴亡外。
且还我,看山债。迎江塔影岿然在。
怅难寻夕阳天末,楼名镇海。
三国六朝如梦过,禁得英雄几醉。
早付与风飘雪洒。
不解近时何意绪,但茫茫总觉愁来会。
怀古恨,共君悴。
这首词描绘了诗人泊舟于皖城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山水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遗迹的沉思,表达了对友人张紫帆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空翠浑无界"写出了四周山色的空灵深远,"乌飞犹碍"则暗示了山势之高峻。诗人想象张紫帆曾在此地吟诗作赋,感叹湘妃竹管的诗意已融入云气之中。
"眼底长江东下急"借长江的奔流寓言历史的流转,"问何能流出兴亡外"则表达了对历史兴衰无法超越的疑问。接下来,诗人将视线转向眼前矗立的迎江塔,"塔影岿然在"象征着历史的永恒,而"怅难寻夕阳天末,楼名镇海"则流露出对往昔辉煌的追忆和失落。
"三国六朝如梦过,禁得英雄几醉"以三国六朝的历史为背景,感叹英雄们的醉生梦死,而这些都已成为过往。"早付与风飘雪洒"表达对岁月无情的感慨,"不解近时何意绪"则揭示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难以言表。最后,"但茫茫总觉愁来会"直抒胸臆,流露出怀古伤今的愁绪,"怀古恨,共君悴"更是与友人同感悲凉,共享这份历史的沧桑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山水、历史遗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和个人情感的寄托。
相逢长日坐如痴,瘦得吟肩耸过颐。
天意复生郊岛在,人心自逐古今移。
高秋月色行松顶,半夜山中读楚辞。
此道若无千载后,尘昏何处照妍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