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习家池》
《习家池》全文
明 / 区大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闻道襄州好,高阳乐事多。

山公来对酒,时听接䍦歌。

台迥丛车马,池清照绮罗。

徘徊抚陈迹,日暮汉江波。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习家池的盛景与历史韵味。首句“闻道襄州好”,以传闻引出对襄州的赞美,暗示习家池作为襄州的一部分,其美好之处不容小觑。接着,“高阳乐事多”点明习家池不仅风景秀丽,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让人联想到古代高阳氏一族的欢愉场景。

“山公来对酒,时听接䍦歌”两句,运用典故,借山简(字季伦,又称山公)的故事,生动地展现了习家池上文人雅士聚会饮酒、欣赏音乐的情景,营造了一种悠闲自在、充满诗意的生活氛围。其中,“接䍦歌”可能是指一种特定的音乐或舞蹈形式,进一步丰富了场景的生动性。

“台迥丛车马,池清照绮罗”描绘了习家池周边的繁华景象。高台之上,车马如云,显示出习家池的地理位置优越,是人们聚集的中心;而清澈的池水则映照着华丽的衣裳,既体现了自然环境的优美,也反映了人们穿着的讲究和生活品质的高雅。

最后,“徘徊抚陈迹,日暮汉江波”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与对时光流逝的思考。在日落时分,诗人漫步于习家池畔,回望过去留下的痕迹,心中涌起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对眼前美景的赞叹。这一句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历史记忆巧妙结合,增添了诗歌的深度和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习家池的自然风光、人文气息以及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是一幅融合了自然美、人文美和历史美的生动画卷。

作者介绍
区大相

区大相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猜你喜欢

同年葛签挽章

杏园张饮上晴湖,忆在团司识面初。
二纪年光何忽忽,五更春梦已蘧蘧。
彯缨曾识飞凫舄,折狱争驰荐鹗书。
可惜佳城萦蔓草,只教绿水泛红蕖。

(0)

和史君喜雨

百万疲氓饥欲啼,阴灵一夕靡云旗。
谷芒绿润沾天泽,梅子黄肥带雨时。
薄宦经时谁举手,丰年重见且信眉。
诸生未用歌华黍,得熟民贫未可知。

(0)

皇帝合春帖子

禁御希临幸,宵衣戒未明。
余閒寓弧矢,劝讲只儒生。

(0)

皇太后合春帖子

迟日回苍陆,祥霏下庆霄。
灵椿储寿嘏,宝册迨琼瑶。

(0)

太平州陈大监挽章

人称扁画更传诗,飞到青冥却自迟。
今代人门能有几,伤心年寿遽如斯。
百年乔木虬枝在,千里棠阴晓角悲。
日暮佳城春草碧,生刍遥奠野人卮。

(0)

春日迓新使君

云幕初收未肯晴,又将风雨做清明。
阴沉天气浑无赖,更兀篮舆梦里行。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