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当年,萧娘妆阁,绿窗幽靓。
伤春情思,正日暖人微病。
撚花枝、悄近罗衣,眉峰送语烟难定。
掩屏风六幅,看他縆额,安黄端正。那更。
人别后,冷落旧妆楼,温家玉镜。
无端又上,银蒜零星还剩。
只从前、箫局桃笙,看来不似今朝景。
便化为、玉剪重来,还认红香径。
此地当年,萧娘妆阁,绿窗幽靓。
伤春情思,正日暖人微病。
撚花枝、悄近罗衣,眉峰送语烟难定。
掩屏风六幅,看他縆额,安黄端正。那更。
人别后,冷落旧妆楼,温家玉镜。
无端又上,银蒜零星还剩。
只从前、箫局桃笙,看来不似今朝景。
便化为、玉剪重来,还认红香径。
这首《琐窗寒》是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昔日妆阁中的情感世界。词中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怀旧的氛围。
开篇“此地当年”,点明地点与时间,暗示了回忆的背景。接着“萧娘妆阁,绿窗幽靓”两句,以“萧娘”代指女子,通过“妆阁”和“绿窗”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美丽的环境,预示着接下来将展开一段深情的故事。
“伤春情思,正日暖人微病”描绘了女子在春日温暖的阳光下,因思念而产生的微妙情感。她似乎因为思念而略感不适,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让人感受到她的内心世界。
“撚花枝、悄近罗衣,眉峰送语烟难定”进一步展现了女子的柔情与细腻。她轻轻捻动花枝,靠近罗衣,眉间传递着难以言喻的话语,仿佛在与空气中的烟雾进行着无声的对话,这种情景充满了浪漫与神秘。
“掩屏风六幅,看他縆额,安黄端正”描述了女子掩蔽自己,观察着某人的行为,可能是在等待或思念某人的归来。这里的细节描写,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女子内心的期待与紧张。
“那更。人别后,冷落旧妆楼,温家玉镜”表达了女子在爱人离开后的孤独与失落。她所在的妆楼变得冷清,温家的玉镜也失去了往日的光泽,这些物象的改变,象征着情感世界的凋零。
“无端又上,银蒜零星还剩”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物是人非的感慨。银蒜(一种装饰品)上的零星痕迹,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点滴,提醒着女子时光的无情。
“只从前、箫局桃笙,看来不似今朝景”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箫局(吹箫的地方)与桃笙(演奏音乐的场景),都是过去欢乐的象征,如今看来却不再相同,流露出一种深深的遗憾与哀愁。
最后,“便化为、玉剪重来,还认红香径”则是对未来的想象与希望。即使化身为玉剪(一种古代的剪刀),也要再次回到曾经的红香径(香气浓郁的小路),寻找过去的美好记忆,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执着与渴望。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女子在特定情境下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充满了浓厚的个人色彩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