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郎之故垒存乎?
好凭那铁板铜琵,唱一曲大江东去;
李委之新声渺矣,且趁此清风明月,看三霄孤鹤南飞。
周郎之故垒存乎?
好凭那铁板铜琵,唱一曲大江东去;
李委之新声渺矣,且趁此清风明月,看三霄孤鹤南飞。
这首诗《留仙阁》由清代诗人朱又韩所作,巧妙地将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象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意境。
首句“周郎之故垒存乎?”以三国时期的英雄周瑜为引子,提到了他曾经驻扎过的旧营垒,暗含着对历史英雄的怀念和对过往辉煌的追忆。接下来,“好凭那铁板铜琵,唱一曲大江东去”一句,借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典故,通过想象周瑜在营垒中弹奏铁板铜琵,吟唱着苏轼的名篇《大江东去》,表达了对英雄豪情的向往和对历史文化的传承。
紧接着,“李委之新声渺矣”转而提及唐代诗人李贺,暗示其作品虽已逝去,但其精神与才华依然令人怀念。随后,“且趁此清风明月,看三霄孤鹤南飞”则描绘了一幅清风明月下的自然美景,同时借“孤鹤南飞”这一意象,象征着高洁的灵魂或才华的远行与追求,寓意深远。
整体而言,《留仙阁》通过对比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象,展现了对英雄气概的崇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五十馀春一远庄,耕夫虽老未抛荒。
审言堂上新司户,子厚书中顾十郎。
岩前丹桂陇头梅,元是蟾宫一处栽。
怪底今年秋月好,同时仙子下瑶台。
色红可使紫,叶单可使千。
花小可使大,子少可使繁。
天赋有定质,我力能使迁。
自矜接花手,可夺造化权。
众闻悉惊诧,遣我屡叹吁。
用智固巧矣,天时可易欤。
我欲春采菊,我欲冬赏桃。
汝不能栽接,汝巧亦徒劳。
雨露草必生,雪霜松不死。
不死有本性,必生亦时尔。
汝之所变易,是亦时所为。
时乎不可违,何物不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