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赵秋晓·其三》
《挽赵秋晓·其三》全文
宋 / 陈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取友惭何益,论昏不厌贫。

亦公自为德,而我竟奚因。

事巧缘何浅,言深死已濒。

枕边呼别意,生死见情真。

(0)
翻译
结交朋友感到惭愧有什么好处,谈论昏暗时也不嫌弃贫穷。
他公正无私地提升自己的品德,而我究竟凭借什么得到他的帮助。
事情的发展为何如此巧合而浅薄,深谈的话语让我仿佛面临死亡边缘。
在临别之际,他在枕边倾诉,生死关头显现了真挚的情感。
注释
取友:结交朋友。
惭:感到惭愧。
何益:有什么好处。
论昏:谈论昏暗(指处境艰难)。
不厌贫:不嫌弃贫穷。
自为德:自己提升品德。
奚因:凭借什么。
事巧:事情巧合。
缘何浅:为何浅薄。
言深:深谈的话语。
濒:临近,边缘。
枕边:床边。
呼别意:告别时的呼唤。
生死:生与死。
见情真:显现真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庚所作的挽诗《挽赵秋晓(其三)》。诗中表达了对亡友赵秋晓深深的哀悼和惋惜之情。"取友惭何益",诗人感叹在选择朋友时自己的不足,未能给予赵秋晓足够的帮助;"论昏不厌贫",则揭示了他们之间的友情超越了物质条件,即使在贫困中也能深入交谈。"亦公自为德",赞扬赵秋晓的高尚品德,他的行为和人格魅力令人敬仰;"而我竟奚因",诗人反思自己能从赵秋晓那里得到什么,感到惭愧和自责。

后两句"事巧缘何浅,言深死已濒",暗示了赵秋晓的离世来得突然,他们的深厚交谈仿佛预示了他的命运。最后"枕边呼别意,生死见情真",描绘了临终前的告别场景,赵秋晓在枕边的呼唤中流露出对友情的深深眷恋,这份真挚的情感在生死关头更加凸显。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亡友的回忆和评价,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亡者的深切怀念。

作者介绍

陈庚
朝代:宋

猜你喜欢

湖北通志局闻妻丧于时方修列女志稍整齐而后行悲哭之馀犹翻故纸停笔写哀遂成四绝·其二

一病新从九死还,分明绐我去乡关。

平生已种无边恨,此恨绵绵况可删。

(0)

梦江南.甲申九月朔日别京师往游西湖赋此为约

西湖好,怀抱入秋开。

六十年前书一纸,四千里外客重来。诗句问苍苔。

(0)

九日同人邀游龙门寺用少陵蓝田崔氏庄韵·其七

风月无边宇宙宽,斯人底事异悲欢。

雁横塞北空传简,菊满篱东好挂冠。

黯淡秋心诗亦瘦,萧疏爽气酒馀寒。

古来词赋登临客,短发何须揽镜看。

(0)

病起听雨拈得声字·其一

愁未能祛病易生,情丝偏与雨丝萦。

冥濛听到回栏外,可是花铃窸窣声。

(0)

寿外舅汪稼门先生七十·其一

蓬岛何曾见列仙,但教守道即延年。

人于清德尊元老,天为苍生佑大贤。

鹤燄齐鸣铃阁敞,蟾轮恰照绮筵圆。

迎春好上长春颂,颂比灵椿更八千。

(0)

家大人命赋来青之室谨成长歌

阳春烟景足吟赏,放眼高歌浮碧落。

静观自得佳兴同,匪唯容膝欣有托。

虞山楼高迎大海,柳浪湖圆绕外郭。

中有官衙转运居,西偏一室依山脚。

青峰迤逦薜萝墙,朱栏屈曲芙蓉幕。

大人公馀偶小憩,惜此分阴感萧索。

閒情湿雪赋梅花,佳兆春风簪芍药。

不有名区寄旷怀,何因雅集传官阁。

殷勤拂拭旧窗纱,额曰来青破寂寞。

三径移栽即墨松,半间留饲成都鹤。

楸枰著子石生苔,竹馆鸣弦风捲箨。

葡萄旧酿酒樽开,旗枪新试茶铛灼。

斗室能藏大块春,升堂但见诸天廓。

髫龄随侍古齐州,数椽书舍尤开拓。

三岛神山翠黛浓,万里海天黑云霩。

回首当年倦倚栏,惆怅东风事如昨。

更忆京华青琐客,玉堂粉署扃金钥。

月明铁马响丁冬,梦入江南涉林薄。

也知传社如云烟,竹楼雪堂先民作。

三载报政逝将去,四时读书聊可乐。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