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微火照寒更,不信儒冠误此生。
翻觉广文官未冷,始闻工部辟初行。
三年宦况秋萧瑟,一枕时情梦战争。
思过故园寻故老,旋持春酒看春耕。
青灯微火照寒更,不信儒冠误此生。
翻觉广文官未冷,始闻工部辟初行。
三年宦况秋萧瑟,一枕时情梦战争。
思过故园寻故老,旋持春酒看春耕。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寒冷的夜晚,独自坐在青灯微火下,对过往生活进行反思的情景。"不信儒冠误此生"表达了一种对过去虚度年华、未能早点醒悟的无奈和悔恨。儒冠通常象征着读书人或学者,诗人可能在感叹自己的学业没有得到应有的成就。
随后的两句"翻觉广文官未冷,始闻工部辟初行"则透露出诗人对仕途的关注和对新任职务的期待。广文官指的是文学官员,而工部则是古代政府中负责工程、建设等事务的部门。这两句显示了诗人在仕途上的升迁,并且对新的工作充满期待。
接下来的"三年宦况秋萧瑟,一枕时情梦战争"描绘了一种对过往岁月的回顾和对政治变动的感受。"三年宦况"可能指的是诗人在官场上的经历,而"秋萧瑟"则是形容深秋的景象,常用来比喻政界的冷清或个人事业的衰败。
最后两句"思过故园寻故老,旋持春酒看春耕"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昔日友人的思念,以及在新的一年里,对新的生活和工作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而春耕则象征着新的开始。
这首诗通过夜晚的寂静,抒写了诗人对过去的反思、对现实的把握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是一首充满哲理感悟的作品。
古人文莹理,后人但工文。
文工理愈暗,纸札何纷纷。
君看六艺学,天葩吐奇芬。
诗书分体制,礼乐造乾坤。
千岐更万辙,要以一理存。
如何臻至理,当从践履论。
跋涉经险阻,钻研阅寒温。
孝弟作选锋,道德严中军。
仰观及俯察,万象入见闻。
不劳施斧凿,笔下生烟云。
高以君唐虞,下以觉斯民。
君如不我鄙,时来对炉薰。
黄钟毁弃鸣瓦釜,古来才智贱如土。
杨公浩歌声可怜,巢居知风穴知雨。
怜君面色莹有光,未似相君便饮乳。
胡为决去不少留,别意殷勤辞更苦。
丁宁戒我宜退藏,静中得路何须语。
酒酣意气尚尔豪,拔剑高歌为予舞。
君今去矣且加饭,我亦从兹不出户。
莫嗟糟糠食牢筴,终胜绣衣登鼎俎。
幽兰如君子,閒雅翰墨场。
春风晓畦暖,斜日半窗光。
竟夕澹相对,菲菲吐暗香。
掩关清杖屦,帘卷度修廊。
钗玉茎分紫,官梅花更黄。
岂惟堪纫佩,试伴菊英尝。
退处深林好,休移庭户傍。
自同凡草茂,无事莫相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