啧啧复啧啧,候虫催织作。
少妇对秋缸,泪逐灯花落。
向来陌上桑,根株尽漂泊。
綀衣恐不完,尚敢望纨帛。
啧啧复啧啧,候虫催织作。
少妇对秋缸,泪逐灯花落。
向来陌上桑,根株尽漂泊。
綀衣恐不完,尚敢望纨帛。
这首元末明初的诗《闻蛩》由黄玠所作,以秋天的蟋蟀(候虫)鸣叫为引子,描绘了一幅深沉而感伤的画面。"啧啧复啧啧",诗人通过拟声词传达了秋夜中蟋蟀的叫声,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季节的更迭。接着,"少妇对秋缸,泪逐灯花落",通过少妇对着秋夜的铜镜垂泪,表达了她内心的孤寂与哀愁,泪水随着灯花的摇曳而落下,显得尤为凄凉。
"向来陌上桑,根株尽漂泊",诗人借陌上桑的典故,暗示了少妇的生活境遇如同桑树般无定,漂泊不定。最后两句"綀衣恐不完,尚敢望纨帛",进一步揭示了她的困苦,连基本的粗布衣服都难以满足,更别提奢望华丽的纨帛,表达了生活的艰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通过生动的场景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元末明初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人文关怀。
妾貌尚堪怜,何事辞瑶殿。
四时有消盈,荣华宁久擅。
新人凭绣茵,旧人倚蒲荐。
人生愿安乐,何心计贵贱。
茅茨无惊波,田原况葱茜。
雌雄幸共栖,煖热自相眷。
淅淅西北风,吹花落芳甸。
但梦驾鹿车,不梦依龙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