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从湘江归,君向湘江宿。
欲识泪痕多,请看湘江竹。
妾从湘江归,君向湘江宿。
欲识泪痕多,请看湘江竹。
这首《竹枝词》以湘江为背景,通过“妾”与“君”的情感对比,巧妙地描绘了一幅情感深沉的画面。
“妾从湘江归”,开篇即点出女子从湘江归来的情景,暗示了她可能经历了离别或旅途的劳顿。“君向湘江宿”,紧接着描述男子在湘江边住宿的情形,两相对比,似乎预示着两人的情感状态不同。
“欲识泪痕多,请看湘江竹。”这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将女子的思念和哀愁寄托于“湘江竹”上。这里的“泪痕”不仅指女子的眼泪,也象征着她心中的痛苦和思念。而“湘江竹”则成为情感的载体,通过它,读者可以感受到女子深深的相思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通过“湘江”这一富有诗意的背景,以及“竹”这一自然界的元素,巧妙地传达了人物之间复杂的情感关系,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情感细腻入微的捕捉和表达能力。
十年梦君,青山夕晖。江流逝矣,馀此一坏。
天心闇窅,意不可窥。风非金秋,木若就摧。
郁愤成古,后将告谁?惓念若丧,昔情纷聚。
断丝积筐,重理其绪。空山魅多,薜裳曷与?
须怜故人,食檗野处。我梦子魂,奈何凄雨?
禀骨不馁,卑官屈躬。持帘惟素,宜命之穷。
命之所穷,实道之通。馀哀在路,其心最公。
视彼岩柏,荫尔茏葱。惜无江蓠,撷以荐子。
北斗昭昭,子实未死。生平雁群,飘不知止。
孑我孱身,来拾烟杞。载瞻崇冈,怅怀靡已。
一鸟下远天,风止翮逾速。
微命饱有资,适机谢群辱。
吾楼无杂林,山川照孤竹。
凉日何沄沄,深江晚生缛。
空舟横岸阴,童来洗新犊。
俯弄云影閒,人影自惊绿。
未识秋已深,犹唱采蘋曲。
解兴不泥时,坦怀泯污俗。
愧吾废惰身,含生负晞沐。
古隐难践希,委心向谁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