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玄玄,朝饮九渡之清流,暮宿南岩之紫烟。
好山浩劫知几度,不与景物相推迁。
我来不见徒悽然,孤卢高出古松顶,第有老猿接臂相攀缘。
张玄玄,朝饮九渡之清流,暮宿南岩之紫烟。
好山浩劫知几度,不与景物相推迁。
我来不见徒悽然,孤卢高出古松顶,第有老猿接臂相攀缘。
此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张玄玄的隐士在太和山的生活情景,充满了自然之美与超脱之感。诗人朱柏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张玄玄每日的生活状态——清晨于清澈的九渡溪边饮水,傍晚则栖息于南岩的紫色烟雾之中。这种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仿佛与世无争,与自然和谐共存。
“好山浩劫知几度”,表达了对自然变迁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张玄玄对于时间流逝的淡然态度,他似乎并不在意岁月的更迭,而是专注于内心的修行与自然的融合。“不与景物相推迁”进一步强调了张玄玄与外界的隔绝,他的存在仿佛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达到了一种心灵上的自由境界。
当朱柏来到此地时,却未能见到张玄玄,心中难免有些失落与惆怅。然而,他并未因此而沮丧,反而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孤零零的山丘高耸于古老的松树之上,仿佛是天地间的一处静谧之地。而那“老猿接臂相攀缘”的场景,不仅增添了山林的生动气息,也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以及生命力量的延续。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内心与外在世界之间的深刻联系,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朱柏以诗人的敏感与洞察力,捕捉到了太和山独有的灵韵与哲思,使得这首诗成为了对自然美与精神境界探索的佳作。
君从西州来,未至动消息。
长步登我门,顾笑一为揖。
江湖谢乡音,倾盖如旧识。
殷勤寄双鱼,为云柴墟客。
剑头挂一书,种种青囊录。
江山览奇胜,穷海遍踪迹。
谈玄出造化,潜悟岂龟卜。
烧铅期成金,漫言河可塞。
耽弈日忘坐,呼灯了残局。
平生山水心,半入瑶琴曲。
日来卖草书,数纸充一食。
货利轻秋毫,只苦饭不足。
三旬惜言别,挽之能信宿。
齑盐不终厌,绪言正堪续。
侵晨御风去,盼望不可即。
茫茫水云閒,顷刻疑地缩。
归来旧山中,猿鸣喜相逐。
倾囊发赠言,顾笑若重获。
看山得佳处,为结数椽屋。
待我休官日,会寻领松赤。
《赠别陈百一》【明·张羽(凤举)】君从西州来,未至动消息。长步登我门,顾笑一为揖。江湖谢乡音,倾盖如旧识。殷勤寄双鱼,为云柴墟客。剑头挂一书,种种青囊录。江山览奇胜,穷海遍踪迹。谈玄出造化,潜悟岂龟卜。烧铅期成金,漫言河可塞。耽弈日忘坐,呼灯了残局。平生山水心,半入瑶琴曲。日来卖草书,数纸充一食。货利轻秋毫,只苦饭不足。三旬惜言别,挽之能信宿。齑盐不终厌,绪言正堪续。侵晨御风去,盼望不可即。茫茫水云閒,顷刻疑地缩。归来旧山中,猿鸣喜相逐。倾囊发赠言,顾笑若重获。看山得佳处,为结数椽屋。待我休官日,会寻领松赤。
https://shici.929r.com/shici/S87xi8i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