笏未到身难击泚,兵如入手易擒吴。
- 注释
- 笏:古代臣子上朝时所持的手板,用以记录君命或奏事。
击泚:指攻打敌人,泚在这里代指敌军。
兵:兵器。
入手:拿到手中,比喻轻易掌控。
擒:捉拿,制服。
吴:这里可能指的是敌方势力或者地名。
- 翻译
- 笏未到身难以攻击,兵器若入手就易擒拿吴军。
- 鉴赏
这两句话是出自北宋时期诗人严羽的作品,展示了诗人对战争和用兵之道的理解。首先,“笏未到身难击泚”中的“笏”,在古代指的是官员上朝时所持用的 笏板,用以记录事情或作为一种礼仪上的物品。这里借指军事命令或信号尚未到达,意思是在没有接到上级的明确指令之前,身为将领是难以下决心采取行动的。这句话传达了一种等待命令、遵循纪律的军事素养。
其次,“兵如入手易擒吴”则表达了诗人对用兵之道的自信。这里的“兵如入手”,形象地比喻兵力在将领手中操作得像拿起一件日常物品一样轻松、自然。而“易擒吴”则是说如果军队能够像这样顺畅地操控,就能轻而易举地控制或征服吴地(通常指代南方地区,尤其是江南一带),展现了对军事行动的自信与预期成功。
整体上,这两句话通过对比和比喻的手法,强调了军事行动中的纪律性和将领的能力,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军略和用兵之道的深刻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季夏送乡弟韶陪黄门从叔朝谒
令弟尚为苍水使,名家莫出杜陵人。
比来相国兼安蜀,归赴朝廷已入秦。
舍舟策马论兵地,拖玉腰金报主身。
莫度清秋吟蟋蟀,早闻黄阁画麒麟。
饮马长城窟行
长安少年无远图,一生惟羡执金吾。
麒麟前殿拜天子,走马西击长城胡。
胡沙猎猎吹人面,汉虏相逢不相见。
遥闻鼙鼓动地来,传道单于夜犹战。
此时顾恩宁顾身,为君一行摧万人。
壮士挥戈回白日,单于溅血染朱轮。
归来饮马长城窟,长城道傍多白骨。
问之耆老何代人,云是秦王筑城卒。
黄昏塞北无人烟,鬼哭啾啾声沸天。
无罪见诛功不赏,孤魂流落此城边。
当昔秦王按剑起,诸侯膝行不敢视。
富国强兵二十年,筑怨兴徭九千里。
秦王筑城何太愚,天实亡秦非北胡。
一朝祸起萧墙内,渭水咸阳不复都。
- 诗词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