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夜山初旦,虚檐鸟聒眠。
云霞俱捧日,晴雨未占天。
寺隐幽兰胜,江来舴艋便。
无人会心曲,搔首绿杨烟。
伏夜山初旦,虚檐鸟聒眠。
云霞俱捧日,晴雨未占天。
寺隐幽兰胜,江来舴艋便。
无人会心曲,搔首绿杨烟。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山中初晓的宁静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句“伏夜山初旦”,以“伏夜”点出时间,暗示夜色渐退,黎明将至;“山初旦”则强调了山中特有的宁静与清新,为全诗奠定了静谧的基调。
接着,“虚檐鸟聒眠”一句,以“虚檐”营造出空旷而幽深的空间感,而“鸟聒眠”则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鸟儿以生命力,它们的鸣叫似乎在唤醒沉睡的山林,同时也打破了夜的寂静,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云霞俱捧日,晴雨未占天”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句描绘了云霞簇拥着升起的太阳,象征着希望与光明;后句则以“晴雨未占天”表达了对天气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多变与不可预测。
“寺隐幽兰胜,江来舴艋便”则转向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描绘。寺与幽兰相映成趣,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体现了佛教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而“江来舴艋便”则描绘了一幅江面小舟轻盈穿梭的画面,既展现了水乡的宁静与悠然,也寓意着生活的便捷与自由。
最后,“无人会心曲,搔首绿杨烟”一句,以“无人会心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暗示了知音难觅的感慨。而“搔首绿杨烟”则以动作描写,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在思考中的焦虑与迷茫,同时也借景抒情,将个人情感融入到自然之中,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深刻。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山中初晓的宁静之美,以及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同时表达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内心的深刻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马塍花事了,但持泪,问西泠。
信有美湖山,无聊瓶钵,倦眼难青。飘零。
水楼赋笔,要扁舟、一系暮年情。
才近要离冢侧,故人真个骑鲸。瑶京。何路问玄亭。
九辩总无灵。算浮生消与,功名抗疏,心事传经。
冥冥。夜台碎语,咽漂风、邻笛不成声。
泪眼尘笺未理,礼堂谁分平生。
把酒登高,望北固、崩涛中断。
还记得、寄奴西伐,彭城高宴。
饮至淩歊看马射,秋风落木堪传箭。
叹黄花、依旧故宫非,江山换。独酌罢,微吟倦。
斜照下,东篱畔。念柴桑居士,高风谁见。
佳节又逢重九日,明年此会知谁健。
论人生、富贵本浮云,非吾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