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寒闻雁声,野霁见虎迹。
眼中无故人,莽莽欲谁适。
当年此防秋,筑垒如铁壁。
哀哉不崇朝,遽此陵谷易。
土道蚀残砖,沙草埋折戟。
林墟稍亦集,农亩犹未辟。
人心嗜新乐,畴复念曩昔。
亭亭千尺塔,独立苍烟碧。
稽首塔中仙,此心如铁石。
潮寒闻雁声,野霁见虎迹。
眼中无故人,莽莽欲谁适。
当年此防秋,筑垒如铁壁。
哀哉不崇朝,遽此陵谷易。
土道蚀残砖,沙草埋折戟。
林墟稍亦集,农亩犹未辟。
人心嗜新乐,畴复念曩昔。
亭亭千尺塔,独立苍烟碧。
稽首塔中仙,此心如铁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泊舟三江口时所见的景象和感慨。首句“潮寒闻雁声”以秋日寒潮与雁鸣相映,渲染出一种孤寂凄清的氛围。接着,“野霁见虎迹”暗示了野外荒凉,曾经的军事防御设施如今只剩下遗迹。“眼中无故人”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对于过去的战友或朋友已无处寻觅。
诗人回忆起往昔防秋的岁月,感叹“当年此防秋,筑垒如铁壁”,然而好景不长,“哀哉不崇朝,遽此陵谷易”,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哀叹,昔日的坚固壁垒已被时间和自然侵蚀得面目全非。“土道蚀残砖,沙草埋折戟”进一步描绘了遗迹的荒凉,战争的痕迹被时间淹没。
接下来,诗人观察到虽然战乱后的废墟上有些许聚集,农田仍未恢复生机,“人心嗜新乐,畴复念曩昔”,人们似乎更沉迷于新的享乐,而忘记了过去的历史。“亭亭千尺塔,独立苍烟碧”以高塔的形象象征历史的见证者,尽管孤独,却依然屹立。
最后,诗人向塔中的仙人致敬,表达自己坚定不移的心志:“稽首塔中仙,此心如铁石。”这表明他对过往的忠诚和对未来的坚守,即使在变迁中,也保持着坚定的信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怀,寓言深刻,展现了历史沧桑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君不见匡庐瀑布天下奇,银河倒泻长虹垂。
又不见广陵曲江涛八月,横卷冰山海门决。
朅来九十九陇间,高峡飞流坐飘忽。
轰雷击电众壑鸣,噫气怒号长林惊。
忽如神鬼叫啸杂沓凌云行,又如蹴踏空谷万马合一声。
即视长空曳素练,百幅千幅鹅溪绢。
天矢雨集下玉箭,五月晴霄忽飞霰。
喷沫跳珠湿两岸,白雾迷漫风不散。
此间傥可便乘槎,拟晤张骞话星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