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树花繁覆紫苔,春晴骑马隔花来。
不禁江涨千寻媚,正听林莺百啭回。
谷口人同玄豹卧,仙源兴逐碧桃开。
登临未效东山屐,且向芳亭送野杯。
春树花繁覆紫苔,春晴骑马隔花来。
不禁江涨千寻媚,正听林莺百啭回。
谷口人同玄豹卧,仙源兴逐碧桃开。
登临未效东山屐,且向芳亭送野杯。
这首《春日觉山寺江亭》描绘了春天山中寺庙旁江亭的美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
首句“春树花繁覆紫苔”,春日里,树木繁茂,花朵盛开,覆盖在青苔之上,既展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又赋予了画面一种静谧的美感。接着,“春晴骑马隔花来”,在晴朗的春日里,诗人骑着马穿过繁花似锦的路径,这一动态的描绘增添了诗的生动性,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亲近与喜爱。
“不禁江涨千寻媚”,随着江水的上涨,江面变得更加迷人,这里运用夸张的手法,强调了江水之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正听林莺百啭回”,耳边传来百鸟的鸣叫声,仿佛是大自然的交响乐,让人心旷神怡,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谷口人同玄豹卧”,山谷出口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如同与隐居的玄豹一同休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和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仙源兴逐碧桃开”,仙人的兴致随着碧桃的开放而兴起,碧桃的盛开不仅美化了环境,也激发了诗人的灵感与情感。
“登临未效东山屐,且向芳亭送野杯”,虽然未能像东晋名士谢安那样登山临水,但诗人依然在芳亭中畅饮,享受着自然带来的乐趣,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春天山中寺庙旁江亭的美丽景色,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宁静生活和自由自在的向往。
清晓戒徒御,祷雨谒道宫。
焚香古帝前,拜跽肃以恭。
因之感兴亡,华构久已空。
尚有敕赐碑,狼藉蔓草中。
慨想宋全盛,銮舆屡游从。
名臣领祠职,列辟俨睟容。
运往物随改,伟观难再逢。
登临睇烟霞,颇惬眺望悰。
迟回不能去,树杪来长风。
太极生万汇,繄人最为灵。
云胡浪自苦,驰骛迹靡宁。
化机有恒运,疾急弗暂停。
适见方红颜,鬓发忽已星。
人身非金石,终当归沉冥。
不如学神仙,服食炼尔形。
君我两无坏,永共天地龄。
愿君取吾语,日进参与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