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世谁不老,既老何必悲。
但恨减情思,未成千首诗。
前瞻愧苏李,后企师陶韦。
吐辞无诠次,醉里聊书之。
君听樵人笛,信口云中吹。
生世谁不老,既老何必悲。
但恨减情思,未成千首诗。
前瞻愧苏李,后企师陶韦。
吐辞无诠次,醉里聊书之。
君听樵人笛,信口云中吹。
这首明代诗人邓雅的《觉衰自遣》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衰老的坦然接受和自我宽慰之情。首句"生世谁不老"直接点出人生的自然规律,承认衰老是不可避免的。接着,诗人以"既老何必悲"表明自己并不因年迈而过分悲伤,而是将注意力转向内心的感慨。
"但恨减情思,未成千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才情衰退的遗憾,他希望能继续创作,即使在情感和精力不如年轻时,也希望能留下更多的诗篇。这里流露出一种对艺术追求的执着。
"前瞻愧苏李,后企师陶韦"通过提及古代文豪苏轼、李白和陶渊明、韦应物,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文学抱负和对前辈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对自己才华不足的自谦。
最后两句"吐辞无诠次,醉里聊书之"描绘了诗人借酒浇愁,醉中挥毫泼墨,虽然语言未必严谨,却能借此抒发内心的情感。结尾处的"君听樵人笛,信口云中吹"则以悠扬的笛声作结,增添了诗歌的意境,让人感受到诗人超脱于世俗之外的闲适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展现了诗人面对衰老的豁达态度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以及对自身才情的反思与期待。
种桃西庭下,有意延东风。
东风与雨至,染出枝上红。
花底有小鸟,其字曰桃虫。
既于桃得名,为桃言女工。
剪罗作舞衣,奉君欢莫穷。
举杯无愧者,避世武陵翁。
二蛇志不同,相得榛莽里。
一蛇化为龙,一蛇化为雉。
龙飞上高衢,雉飞入深水。
为蜃自得宜,潜游沧海涘。
变化虽各殊,有道固终始。
光武与严陵,其义亦云尔。
所遇在草昧,既贵不为起。
翻然归富春,曾不相助治。
至今存清芬,烜赫耀图史。
人传七里滩,昔日来钓此。
滩上水溅溅,滩下石齿齿。
其人不可见,其事清且美。
有客乘朱轮,徘徊想前轨。
著辞刻之碑,复使存厥祀。
欲以廉贪夫,又以立懦士。
千载名不忘,休哉古君子。
顷寻高士庐,正值浸湖雪。
雪中千万峰,参差县前列。
僧居或隐见,岸树随曲折。
惊凫如避人,远向寒烟灭。
潜希为子男,傥得遂疏拙。
今逾二十年,志愿徒切切。
方闻落君手,与我曾未别。
景多诗莫穷,归载压车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