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后湖赏莲花》
《游后湖赏莲花》全文
唐 / 李璟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蓼花蘸水火不灭,水鸟惊鱼银梭投。

满目荷花千万顷,红碧相杂敷清流。

孙武已斩吴宫女,琉璃池上佳人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óuhòushǎngliánhuā
táng / jǐng

liǎohuāzhànshuǐhuǒmièshuǐniǎojīngyínsuōtóu
mǎnhuāqiānwànqǐng

hóngxiāngqīngliú
sūnzhǎngōngliúchíshàngjiāréntóu

注释
蓼花:一种多生长在水边的植物,开红或紫色小花。
蘸水:指蓼花浸泡在水中。
火不灭:形容蓼花的颜色鲜艳如火,即使在水中也依然鲜明。
水鸟:生活在水边或水面的鸟类。
银梭投:形容水鸟快速掠过水面,像银色的梭子投入水中。
满目:充满视野,到处都是。
荷花:莲科植物,开花于水面,常用于形容清雅高洁。
千万顷:形容面积非常广阔。
红碧相杂:红色和青绿色相互交错。
敷清流:分布在清澈的水流之上。
孙武: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
已斩:已经杀掉。
吴宫女:吴王宫中的宫女,这里可能指代历史上孙武练兵斩美人的典故。
琉璃池:清澈透明如琉璃的池塘,比喻美好的地方。
佳人头:美貌女子的头颅,此处象征无辜受难者。
翻译
蓼花浸入水中火焰般不熄灭,水鸟惊扰鱼儿像银梭投入。
放眼望去荷花遍布千万顷田,红绿相间铺展在清澈的水流中。
孙武已斩断了吴宫中的美女,琉璃池上佳人的头颅令人唏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荷花盛开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诗中的蓼花蘸水火不灭,既是对荷花坚韧不拔特性的赞美,也可能隐喻着诗人自己或某种精神的坚持与不屈。水鸟惊鱼银梭投,则生动地展现了湖面的活力与动感。

满目荷花千万顷,红碧相杂敷清流,是对荷花美景的直接描绘,通过对色彩和数量的夸张,表达了诗人对这片景色的无限喜爱。孙武已斩吴宫女,琉璃池上佳人头,则是历史与现实交织的一笔,增加了一丝哀艳之感,也让人不禁思考荷花之下隐藏的故事。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直接描写,又融入了历史文化元素和个人情感,是一首集观赏、思考与情感于一体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璟

李璟
朝代:唐   生辰:(916-961年8月12日

李璟(916-961年8月12日),初名景通,曾更名瑶,字伯玉。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第二位皇帝,943年嗣位。后因受到后周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史称南唐中主。李璟即位后开始大规模对外用兵,消灭楚、闽二国。他在位时,南唐疆土最大。不过李璟奢侈无度,导致政治腐败,国力下降,被后周夺取淮南江北之地,遂从金陵迁都洪州,称南昌府。961年逝世于南昌,时年四十六岁,葬顺陵。
猜你喜欢

读书多所废忘

旧学纷无几,幽怀断复寻。

苍茫万机论,零落九州箴。

枉嗜韦编读,犹依槁简吟。

时无袁伯业,孤陋任年侵。

(0)

晚坐观风亭三首·其二

百尺空台河上城,远波虚籁助秋声。

过穷旅雁书难得,啼杀饥乌曲未成。

急节何当容白发,流尘只欲傍华缨。

临高莫讶频东顾,忧国思君不为名。

(0)

得充国书报都中葺所居初成辄以自慰作一首寄子京

昔贵三公第,今营一亩居。

聊堪避燥湿,兼欲贮琴书。

兽窟犹思骋,鹪巢不愿馀。

长安穷僻地,吾亦爱吾庐。

(0)

郡圃海棠初开追忆学士院玉堂后西轩此花最盛置酒有感

昔作瀛洲赏,今逢汶水春。

可怜无并色,来对始衰人。

温树遥知汉,仙桃尚记秦。

临樽如旧识,争忍判芳辰。

(0)

次韵和吴侍郎再葺东亭兼怀晁公旧隐

地占心斋旧,天扶药喜身。

高怀聊避宠,幽境更随人。

树密添新籁,丛香续故春。

婆娑荣路友,偏倚此相亲。

(0)

次韵和判曹韩学士见赏湖山

西溪本慰寂寥人,何幸开樽枉胜宾。

一岸仙山平压野,两陂官柳绿围春。

我虽酩酊能骑马,君自风流偶垫巾。

更愧和篇寻故笔,试开荷橐久生尘。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