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授衣话吴兴旧游》
《同授衣话吴兴旧游》全文
清 / 厉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昔年曾记共清欢,水国楼台入夏寒。

好事故人分茗供,高情太守借山看。

过桥树色浓于画,掠艇溪光染未乾。

安得与君常泊宅,更无尘土污毫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在吴兴的美好回忆,充满了对友情、自然美景以及闲适生活的向往。首句“昔年曾记共清欢”直接点明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友人共享清雅之乐的情景历历在目。接着,“水国楼台入夏寒”一句,通过夏日的清凉氛围,渲染出江南水乡特有的宁静与凉爽,楼台倒映在水中,增添了几分幽静之美。

“好事故人分茗供,高情太守借山看”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然美景的共同欣赏。品茗谈心,高雅的情趣;太守借山,更是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尊重。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画面,也蕴含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情回忆。

“过桥树色浓于画,掠艇溪光染未乾”则将笔触转向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过桥而见树木郁郁葱葱,仿佛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溪流上的小船轻掠而过,水面泛起的波光还未完全消散,生动地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灵动与生机。

最后,“安得与君常泊宅,更无尘土污毫端”表达了诗人对与友人长久相聚、远离尘嚣的渴望。希望未来能与好友常伴,享受无尘无垢的纯粹生活,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与闲适生活的深深眷恋,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作者介绍
厉鹗

厉鹗
朝代:清   字:太鸿   号:樊榭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692-1752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李绂在浙江主持乡试时,看到厉鹗的试卷,大为欣赏。厉鹗于该年考中举人。进京以后,以诗为汤右曾所赏识,但未能考中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为浙江巡抚程元章推荐,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由于考试过程中,误将《论》置于《诗》前,以不合程式再次名落孙山。
猜你喜欢

五峰隐者

烟霞壁立水溶溶,路转崖回旦暮中。

鸂鶒畏人沈涧月,山羊投石挂岩松。

高斋既许陪云宿,晚稻何妨为客舂。

今日见君嘉遁处,悔将名利役疏慵。

(0)

贺杨收作相

阙下憧憧车马尘,沈浮相次宦游身。

须知金印朝天客,同是沙堤避路人。

威凤偶时因瑞圣,应龙无水谩通神。

立门不是趋时客,始向穷途学问津。

(0)

贫女吟

残妆满面泪阑干,几许幽情欲话难。

云髻懒梳愁拆凤,翠蛾羞照恐惊鸾。

南邻送女初鸣佩,北里迎妻已梦兰。

惟有深闺憔悴质,年年长凭绣床看。

(0)

西县途中二十韵

野客误桑麻,从军带镆铘。

岂论之白帝,未合过黄花。

落日投江县,征尘漱齿牙。

蜀音连井络,秦分隔褒斜。

硖路商逢使,山邮雀啅蛇。

忆归临角黍,良遇得新瓜。

食久庭阴转,行多屐齿洼。

气清岩下瀑,烟漫雨馀畬。

黄鸟当蚕候,稀蒿杂麦查。

汗凉风似雪,浆度蜜如沙。

野色生肥芋,乡仪捣散茶。

梯航经杜宇,烽候彻苴咩。

逗石流何险,通关运固赊。

葛侯真竭泽,刘主合亡家。

陷彼贪功吠,贻为黩武誇。

阵图谁许可,庙貌我揄揶。

闲事休徵汉,斯行且咏巴。

音繁来有铎,軏尽去无车。

溢目看风景,清怀啸月华。

焰樵烹紫笋,腰簟憩乌纱。

杞国忧寻悟,临邛渴自加。

移文莫有诮,必不滞天涯。

(0)

伏牛山

虎蹲峰状屈名牛,落日连村好望秋。

不为时危耕不得,一犁风雨便归休。

(0)

赠漳州崔使君乡饮翻韵诗

惯向溪边折柳杨,因循行客到州漳。

无端触忤王衙押,不得今朝看饮乡。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