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居道林寺作》
《寄居道林寺作》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岚湿南朝殿塔寒,此中因得谢尘寰。

已同庭树千株老,未负溪云一片闲。

石镜旧游临皎洁,岳莲曾上彻孱颜。

如今衰飒成多病,黄叶风前昼掩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àolínzuò
táng /

lán湿shīnáncháo殿diànhánzhōngyīnxièchénhuán
tóngtíngshùqiānzhūlǎo

wèiyúnpiànxián
shíjìngjiùyóulínjiǎojiéyuèliáncéngshàngchèchányán

jīnshuāichéngduōbìnghuángfēngqiánzhòuyǎnguān

翻译
山雾湿润了南朝的宫殿与佛塔,这里因此远离了尘世的喧嚣。
我已如同院中千株老树般年迈,却还未辜负那悠然自得的溪边云彩。
昔日游览石镜时它清澈明净,也曾攀登到岳峰之莲直入云霄。
而今我衰老多病、风采不再,白天在秋风吹动黄叶声中闭门不出。
注释
岚湿:山中的雾气带着湿气。
南朝殿塔:指南朝时期的宫殿与佛塔,代指古迹。
寒:清冷,这里指环境清幽远离尘嚣。
谢尘寰:告别尘世的纷扰。
已同:已经像。
庭树千株老:庭院中的上千棵树一样老去,比喻自己年岁已高。
未负:没有辜负。
溪云一片闲:溪流边悠闲自在的云彩,象征着闲适的生活。
石镜:可能指特定的景点,以石为镜,清澈明亮。
临皎洁:靠近并映照出皎洁的景象,形容景致清丽。
岳莲:高山上的莲花,可能指高山上的美景。
曾上彻孱颜:曾经攀登到山顶,‘孱颜’形容山势高峻。
如今:现在。
衰飒:衰老,身体和精神状态不佳。
成多病:变得体弱多病。
黄叶风前:秋风中的黄叶,象征萧瑟与衰败。
昼掩关:白天也关闭门户,形容深居简出,避世隐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岚湿南朝殿塔寒, 此中因得谢尘寰"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超然与解脱之情感。"已同庭树千株老,未负溪云一片闲"则是说自己已经融入自然,与世俗完全隔绝,只不过没有把所有心思都寄托于那片溪云之中。

接下来的两句"石镜旧游临皎洁, 岳莲曾上彻孱颜",通过对往昔旧游的回忆,以及借助山岳之高远来比喻自己精神境界的纯净和崇高。这里的“石镜”、“岳莲”都是隐喻清澈和超脱。

最后两句"如今衰飒成多病,黄叶风前昼掩关"则是表达诗人现实中的身体状况,以及随着季节变换而带来的孤寂与闭塞之感。这里的“衰飒”、“黄叶”都象征了时光流逝和生命力度的衰退。

整首诗语言清丽,意境幽深,展示了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便面为沃文裕题

买断青山无别主,结庐惟许自幽栖。

门前花落呼童扫,始信春残鸟不啼。

(0)

题菊二首·其二

白石尘消苦竹生,一枝秋色淡无情。

幽居莫作芳菲看,晚露寒霜老更清。

(0)

吴东升生八十有三以江湖访隐卷索题为书四绝·其一

年高八十又三旬,犹自乘舟访隐伦。

只恐太平无事久,江南岩穴少閒人。

(0)

玄真院题画二首·其二

玄都桃树是谁裁,借问春花几度开。

青鸟有声书欲到,不知王母可重来。

(0)

戴文进芭蕉士女·其二

赐来纨扇过秋閒,閒摘芭蕉唤小鬟。

拈笔欲题心尚懒,怕随流水落人间。

(0)

真寂八景·其二北涧祠

古人已长往,今人怀未忘。

悠悠祠屋里,不断旧炉香。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