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开近野人庐,贴地斑斑任卷舒。
莫厌草茅风味淡,寄人篱下又何如?
秋风开近野人庐,贴地斑斑任卷舒。
莫厌草茅风味淡,寄人篱下又何如?
这首诗以“秋风开近野人庐”为引,描绘了野菊在秋风中盛开的景象,展现了其自然生长的状态。通过“贴地斑斑任卷舒”,诗人细腻地刻画了野菊随风摇曳的姿态,既表现了野菊的坚韧与自由,也暗示了其不拘一格的生命力。
接下来,“莫厌草茅风味淡”一句,诗人借野菊的朴素之态,表达了对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这里不仅赞美了野菊的自然之美,更寓意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高洁的生活态度。
最后,“寄人篱下又何如?”则以反问的形式,引出对身处困境或依附他人的思考。这不仅是对野菊生长环境的一种反思,也是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洞察,鼓励人们即使在逆境中,也要保持独立和尊严,寻找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野菊的描绘,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由、淡泊、独立精神的追求。
香山老人避世人,性耽冲澹乐天真。
招邀知己结雅社,藐视声利同埃尘。
流风巳远事若新,兹图无乃传其神。
衣冠不异山中叟,抱负俱为席上珍。
岁月悠悠几百春,高名千载迥绝伦。
庙堂勋业倘来寄,泉石襟期见在身。
便欲相从一问津,抚卷令人感慨频。
浮玉山前亦可乐,澄湖碧浪涵秋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