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陌上花八首·其三》
《陌上花八首·其三》全文
宋 / 晁补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娘子歌传乐府悲,当年陌上看芳菲。

曼声更缓何妨缓,莫似东风火急归。

(0)
注释
娘子:妻子。
歌:歌声。
传:流传。
乐府:古代音乐机构,此处指歌曲。
悲:悲伤。
当年:过去的时候。
陌上:田野小路。
看:欣赏。
芳菲:春天的花草繁盛。
曼声:悠扬的声音。
更缓:更加缓慢。
何妨:不妨。
莫:不要。
似:像。
东风:春风。
火急:急促。
归:离去。
翻译
妻子的歌声在乐府中流传,充满了悲伤,回忆起当年在田野小路上欣赏春花烂漫的时光。
她的歌声悠扬缓慢又有何妨,不要像东风那样急促地离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陌上花八首》中的第三首,以"娘子歌"为引子,表达了对春光流逝的感慨。首句"娘子歌传乐府悲",以女子的歌声引入,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暗示了歌曲中可能蕴含着春天易逝的情感。接下来的"当年陌上看芳菲",回忆起往昔在田野小路上欣赏春花烂漫的场景,流露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曼声更缓何妨缓",诗人希望那歌声能慢一些,如同春日里的悠闲时光,不必急于离去,表达了对春日悠闲氛围的留恋。最后一句"莫似东风火急归",则以东风比喻时光的匆匆,感叹春风离去之急,寓意人生短暂,应当珍惜眼前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娘子的歌声和春光的描绘,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转、青春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和对美好瞬间的珍视。

作者介绍
晁补之

晁补之
朝代:宋   字:无咎   号:归来子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生辰: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关山月

今夜关山月,偏能照马鞍。

卢龙征戍客,圆缺几回看。

遥想金闺里,应悲玉露寒。

黄沙三万里,何日是长安。

(0)

洛阳七里桥命儿还大梁是日风霾大作晚色忽开一诗自遣

我老西行几日还,归心随尔过崤关。

晚晴扫得离愁去,稳坐车中饱看山。

(0)

拟玉台体七首.夜夜曲

浮云吐明月,流影玉阶阴。

千里虽共照,安知夜夜心?

(0)

洞庭春色/沁园春色·其一元夕

金柝声中,铁衣影里,仍旧上元。

况银花亸鬓,看承春色,蜡珠照坐,暖熟丰年。

宝月分明无缺玷,须洗尽黄云别看天。

无限意,且平开莲浦,小作桃源。

灯花夜来有喜,捷书便驰至军前。

响乐棚高处,何妨颂圣,体筵侧傍,仍与中贤。

不会山人行乐意,道刚把风花作事权。

言不尽,倩梅吹汉曲,莺答虞弦。

(0)

春日出苑游瞩

三阳丽景早芳辰,四序佳园物候新。

梅花百树障去路,垂柳千条暗回津。

鸟飞直为惊风叶,鱼没都由怯岸人。

惟愿圣主南山寿,何愁不赏万年春。

(0)

堂成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