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学荒凉偶一燖,悠悠空志百年心。
慇勤谁向吾儿道,圣者犹闻惜寸阴。
旧学荒凉偶一燖,悠悠空志百年心。
慇勤谁向吾儿道,圣者犹闻惜寸阴。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吴与弼所作,名为《夜说中庸》。诗中表达了对传统学问逐渐衰败的感慨,以及对时间宝贵、光阴易逝的深刻领悟。
首句“旧学荒凉偶一燖”,描绘了传统学问在当时社会中的衰微景象,仿佛是偶然间被遗忘或忽视。“燖”字形象地展现了学问的流失,如同被烧煮一般,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次句“悠悠空志百年心”,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遗憾和无奈。在这漫长的一生中,诗人怀揣着对学问的热爱与追求,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它日渐荒废,心中充满了无尽的空虚与失落。
接着,“慇勤谁向吾儿道”,诗人转而思考如何将这份对学问的热爱传递给下一代。他希望有人能向自己的孩子讲述这份珍贵的知识,让后人也能继承并发扬光大。
最后,“圣者犹闻惜寸阴”,诗人以古代圣贤自比,强调时间的宝贵。即使在忙碌的生活中,圣人们也懂得珍惜每一刻,不浪费光阴。这不仅是对古人智慧的赞叹,也是对当下人们应当珍惜时间的提醒。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学问传承与时间价值的深刻思考。
吾家何处。对落日残鸦,乱花飞絮。
五湖四海,千岩万壑,已把此生分付。
怎得海棠心绪,更没鸳鸯债负。
春正好,叹流光有限,老山无数。归去。君试觑。
紫燕黄鹂,愁怕韶华暮。
细雨斜风,断烟芳草,暑往寒来几度。
锁却心猿意马,缚住金乌玉兔。
今古事,似一江流水,此怀难诉。
近取河湟议出师,公才正合济今时。
朝廷好问平戎策,郡县无劳谕蜀辞。
萧相馈饷堪仰给,马卿建节忽西之。
未容岁课关中奏,即听风声剑外驰。
垄雪欲飞行路片,江花应发到官枝。
桑麻蔽野居民富,锦绣连甍雅俗熙。
万井讴歌饶乐事,百城财赋省文移。
就更使部虽云速,入用王朝固未迟。
绿发贵名由众论,青云旧物是台司。
东归马首须迎驾,为感新来国士知。
彭蠡百里南国襟,万顷苍烟插孤岑。
不知天星何时落,春秋不书不可寻。
石怪木老鬼所附,兹乃与水同浮沉。
鸣鸱大藤树下庙,祭血不乾年世深。
轴舻千里不敢越,割牲酾酒来献斟。
我行不忍随人后,许国肝胆神所歆。
落帆夜宿白鸟岸,睥睨百绕寒藤阴。
银山大浪独夫险,比干一片崔嵬心。
宦游远去父母国,心病若有山水淫。
江南画工今谁在,拂拭东绢倾千金。
南部风流志,东山窈窕容。
诗笺元襞彩,史笔近书彤。
花月妖时见,闺房美间钟。
梦兰宵有證,吞蕊露添浓。
稍讶钗分髻,还怜镜隐胸。
吹箫仪彩凤,遗策驻游龙。
会是云间堕,真成月下逢。
光风开豆蔻,钿履上芙蓉。
湘岸传虚瑟,昆廷学晚钟。
瑰姿随月满,绮思殢春慵。
乱絮飞何远,繁花影自重。
红裳明洛浦,白雨湿巫峰。
织女期清汉,宜男结绿茸。
丹书多避忌,银叶竟怔忪。
每遂西瑶宴,长防北斗舂。
屏深金屈戌,佩响玉玲珑。
阅古柔情极,紬书逸兴浓。
烛还通德侍,研有雪儿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