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蠡百里南国襟,万顷苍烟插孤岑。
不知天星何时落,春秋不书不可寻。
石怪木老鬼所附,兹乃与水同浮沉。
鸣鸱大藤树下庙,祭血不乾年世深。
轴舻千里不敢越,割牲酾酒来献斟。
我行不忍随人后,许国肝胆神所歆。
落帆夜宿白鸟岸,睥睨百绕寒藤阴。
银山大浪独夫险,比干一片崔嵬心。
宦游远去父母国,心病若有山水淫。
江南画工今谁在,拂拭东绢倾千金。
彭蠡百里南国襟,万顷苍烟插孤岑。
不知天星何时落,春秋不书不可寻。
石怪木老鬼所附,兹乃与水同浮沉。
鸣鸱大藤树下庙,祭血不乾年世深。
轴舻千里不敢越,割牲酾酒来献斟。
我行不忍随人后,许国肝胆神所歆。
落帆夜宿白鸟岸,睥睨百绕寒藤阴。
银山大浪独夫险,比干一片崔嵬心。
宦游远去父母国,心病若有山水淫。
江南画工今谁在,拂拭东绢倾千金。
这首诗描绘了大孤山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以及人们对它的敬畏之情。首句"彭蠡百里南国襟,万顷苍烟插孤岑",以彭蠡湖的广阔和南国的背景,衬托出大孤山的孤独高耸。接下来的"不知天星何时落,春秋不书不可寻",暗示大孤山的来历神秘,仿佛是天星坠落。
诗人接着写到山上的奇特景致,如"石怪木老鬼所附,兹乃与水同浮沉",表现出山中古老而奇异的自然风貌。"鸣鸱大藤树下庙,祭血不乾年世深",则描绘了人们在此地祭祀的虔诚和历史的久远。
"轴舻千里不敢越,割牲酾酒来献斟",反映出人们对大孤山的敬畏,即使长途跋涉也前来祭祀。诗人表达自己"我行不忍随人后,许国肝胆神所歆"的决心,表明对国家和神灵的忠诚。
"落帆夜宿白鸟岸,睥睨百绕寒藤阴",描绘了夜晚泊船的静谧景象,寒藤围绕,增添了神秘感。"银山大浪独夫险,比干一片崔嵬心",以比干的坚贞形象比喻自己的决心,即使面临艰难险阻也不改初衷。
最后,诗人感慨"宦游远去父母国,心病若有山水淫",表达了远离家乡的游子情怀,以及山水间的隐忧。结尾处"江南画工今谁在,拂拭东绢倾千金",则以艺术价值赞美大孤山的美,暗示其值得画家们不惜重金描绘。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孤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展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水的深情和对忠贞精神的追求。
畿辅二麦倍常收,一律秦晋豫齐州。
南省亦复雨时若,方期额庆逢登秋。
较量早晚便如意,自幸今年胜往岁。
如何夏杪更望霖,入秋转觉炎蒸继。
近闻待泽逮淮扬,晚田戽水农夫伤。
五日之期又逾再,真教一刻千金偿。
瞻云卜度心增悯,调幕多惭德不敏。
盛满戒吾亦何辞,饥馑切民其奚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