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即事》
《即事》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畿辅二麦倍常收,一律秦晋豫齐州。

南省亦复雨时若,方期额庆逢登秋。

较量早晚便如意,自幸今年胜往岁。

如何夏杪更望霖,入秋转觉炎蒸继。

近闻待泽逮淮扬,晚田戽水农夫伤。

五日之期又逾再,真教一刻千金偿。

瞻云卜度心增悯,调幕多惭德不敏。

盛满戒吾亦何辞,饥馑切民其奚忍。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的《即事》。诗中描绘了对农业丰收的期待与实际遭遇干旱的矛盾心情,以及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怀。

首句“畿辅二麦倍常收”,表达了对京城附近地区小麦丰收的喜悦之情。接着,“一律秦晋豫齐州”则扩展到更广的区域,描述了整个北方地区的丰收景象。然而,接下来的“南省亦复雨时若,方期额庆逢登秋”转折,指出南方也迎来了适时的雨水,预示着秋季的丰收。

“较量早晚便如意,自幸今年胜往岁”表达了诗人对今年丰收的满意和庆幸。然而,“如何夏杪更望霖,入秋转觉炎蒸继”两句,揭示了夏季末期的干旱问题,使得原本的喜悦之情转为忧虑。

“近闻待泽逮淮扬,晚田戽水农夫伤”进一步说明了淮扬地区因干旱而面临的问题,农民们在努力抽水灌溉,但情况并不乐观。“五日之期又逾再,真教一刻千金偿”强调了时间的紧迫性和问题的严重性,每一刻都显得极其珍贵。

最后,“瞻云卜度心增悯,调幕多惭德不敏”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奈和愧疚感。“盛满戒吾亦何辞,饥馑切民其奚忍”则体现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自身职责的反思,即使丰收在望,也不能忽视可能带来的饥荒风险。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也有对社会民生的深刻关怀,展现了诗人作为君主的责任感和人文情怀。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寄和常理斋四弟二十一首·其三题爱吟稿思有所和

爱吟当日有尧夫,遗韵流风起后儒。

安乐窝中如是尔,风尘道上亦然乎。

蜀山立马云开锦,辽水垂钩月映芦。

相望天涯唯赠答,阳春此和岂能无。

(0)

忆癸酉春夏与奉峨兄读书于城南之保安寺甚自得也时有秦先生者山东快士喜堪舆精占卜聚谈者屡遂订交焉今日各有所就而风流云散如此追感不胜惘惘因赋绝句九首呈奉峨兄·其五

碧桃红杏紫丁香,解作芬芳润帙缃。

最喜催诗一夜雨,兴来齐上悟禅房。

(0)

杂兴十五首·其九

一自归来别等侪,村居真不负青鞋。

烟波浩荡堪怡性,云物鲜新任放怀。

多为乡邻斟浊酒,不思门第植高槐。

北窗倦息开书卷,自取诗篇削不谐。

(0)

杂兴十五首·其三

濯足清流踞石矼,沿溪聊复觅香茳。

融融天气云生片,漠漠林烟鸟去双。

草径逢人行且语,寺钟隔树止还撞。

閒情于世知无益,叵耐诗魔未肯降。

(0)

长相思二首·其二

画楼高。画船摇。君领琵琶侬领箫。双鬓互见招。

茗能浇。药能烧。别有今生清课饶。他生要福销。

(0)

紫云回三叠·其一

安香舞罢杜兰催,水瑟冰敖各费才。

别有伤心听不得,珠帘一曲《紫云回》。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