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韩持正寺丞知馀姚》
《送韩持正寺丞知馀姚》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贿]韵

君家二仲父,连为吴越宰。

钱唐与萧山,治迹应无改。

鱼虾莫厌腥,网罟从人采。

天晴姚江深,县鼓朝翻海。

(0)
翻译
你的家族中有两位贤明的叔父,连续担任吴越两地的长官。
钱塘和萧山,他们治理的地方应该没有什么改变。
鱼虾不要嫌弃腥味,人们可以随意捕捞。
天气晴朗时,姚江显得更深邃,早晨的县衙鼓声回荡在水面之上。
注释
君家:你的家族。
二仲父:两位叔父。
连为:连续担任。
吴越宰:吴越地区的官员。
钱唐:古代地名,今杭州。
萧山:浙江杭州下属的县。
治迹:治理的业绩。
应无改:应该没有变化。
鱼虾:泛指水中生物。
莫厌:不要嫌弃。
腥:鱼的腥味。
网罟:渔网。
天晴:天气晴朗。
姚江:浙江宁波境内的河流。
深:深邃。
县鼓:县衙的鼓声。
朝翻海:早晨的鼓声在水面回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为友人韩持正寺丞赴任余姚县而作,表达了对韩氏家族中两位担任过吴越地方官的敬意,以及对韩持正即将在余姚任职的期待。诗中提到的钱唐和萧山,可能是韩氏前辈的治所,暗示了他们留下的良好政绩。诗人提醒韩持正不必担心当地百姓对渔业的依赖,可以放手让他们捕鱼采虾,体现了对民生的关注。最后两句“天晴姚江深,县鼓朝翻海”描绘了姚江晴日的壮丽景色,以及早晨县衙鼓声回荡在江面的生动画面,预示着韩持正的新任将带来新的活力。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地方特色。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题友人南北江山图

地廓秦山壮,天涵海甸宽。

十年经眼处,万里入毫端。

户牖开千嶂,风烟老一竿。

已无圭组累,图画不空看。

(0)

谢陈舜弼送丹荔

骊珠三百照倾箱,一一都全味色香。

道远鹤觞齐骑驿,雨多龙伯护津梁。

蠲烦已笑冰无味,过眼仍同玉有光。

报贶无他空觅句,更惭诗骨谢凌霜。

(0)

送张仁甫见何少卿续郎中二首·其二

水驿风烟暝,江郊茅苇秋。

不关穷易老,自是客多愁。

自倚连城价,终艰一饱谋。

向非天下士,强项敢轻投。

(0)

夔州试院呈诸公·其二

粉袍切勿笑冬烘,且踏烧残鼠尾踪。

总是炎蒸同造榜,不妨衣钵继登庸。

云移白帝鹏霄近,月入清秋桂子浓。

愿得词锋倚天剑,借君雷雨化蛟龙。

(0)

佳人两章寄许东溪·其二

衡之江,清且漪。我有佳人,在江之湄。

朝餐菭蘠兮夕馔江蓠,欲往从之兮我马虺隤。

安得为琴高,沿波与君随。衡之江,清且漪。

(0)

怀二萧

未曾相见已相知,楚粤江山棣萼诗。

每恨乾坤催我老,却于湖海识君迟。

机云才藻今无几,管鲍襟期说向谁。

靡靡乱山嘶瘦马,碧云日暮正相思。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