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中舍袭之宰南郑》
《送李中舍袭之宰南郑》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莫问褒中道路难,襄阳直上几重滩。

苍烟古柏汉高庙,落日荒茅韩信坛。

出水槎头一丝挂,穿虹雨脚两桥残。

土风大抵如南国,期会先时俗自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zhōngshèzhīzǎinánzhèng
sòng / méiyáochén

wènbāozhōngdàonánxiāngyángzhíshàngzhòngtān

cāngyānbǎihàngāomiàoluòhuāngmáohánxìntán

chūshuǐchátóuguà穿chuānhóngjiǎoliǎngqiáocán

fēngnánguóhuìxiānshíān

注释
莫问:不必问。
褒中:地名,位于今陕西汉中一带。
道路:路途。
难:艰难。
襄阳:地名,今湖北襄阳。
直上:直接通往。
几重滩:多层滩涂。
苍烟:青色的烟雾。
古柏:古老的柏树。
汉高庙:纪念汉高祖刘邦的庙宇。
韩信坛:韩信曾经的将坛,这里可能指代古代遗迹。
出水:从水中露出。
槎头:木筏前端。
丝挂:细线悬挂。
穿虹:穿过彩虹。
雨脚:雨后的彩虹。
两桥残:两座桥梁残破。
土风:地方风俗。
大抵:大致。
南国:南方地区。
期会:聚会、约定。
先时:提前。
俗自安:习俗自得其乐。
翻译
不必询问褒中路途艰险,襄阳城直通前方有多少层滩流。
古老的烟雾笼罩着汉高祖庙,夕阳下韩信的将坛显得荒凉。
水中露出的木筏末端挂着一线,彩虹般的雨脚映照着两座残破桥梁。
这里的风俗大致像南方,人们习惯提前准备,生活自得其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李中舍袭之宰南郑》,通过对友人赴任南郑途中的描绘,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目的地的历史风貌,同时也流露出对当地风俗的期待。首句“莫问褒中道路难”表达了对友人旅途不易的关切,接着“襄阳直上几重滩”描绘了险峻的山路和重重叠叠的滩涂,显示出路途的艰难。

“苍烟古柏汉高庙”写的是汉高祖刘邦的庙宇,以历史遗迹烘托出南郑的古老与文化底蕴;“落日荒茅韩信坛”则提及了韩信的遗迹,暗示南郑曾是军事要地,有着英雄的历史。这两句通过时间和空间的跳跃,丰富了诗的内涵。

“出水槎头一丝挂,穿虹雨脚两桥残”运用了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南郑独特的自然景观,既有水边的孤舟,又有雨后彩虹下的残桥,展现出南郑的秀美与沧桑。

最后两句“土风大抵如南国,期会先时俗自安”,表达了对南郑民风淳朴、生活节奏较慢的赞美,以及对友人能够适应并融入当地生活的良好祝愿。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孤山

黯黯青青一望中,迥然不与众峰同。

白云散尽江天晓,想见人间无路通。

(0)

和秉彝李君五偈·其二

呈瑞喧传是有年,眼前分晓被人谩。

自家冷暖知来处,老骨从前不怕寒。

(0)

对雪

郊郊寒翠湿痴云,暗剪水花巧著春。

多话风前初重竹,可思深夜立庭人。

(0)

文禅人临哀北堂

捲衣东去泪沾巾,兰谷风香二月春。

天地豁空舒笑眼,不知谁是报亲人。

(0)

小吴轩

结茅初不为孤峰,祇爱登临眼底空。

风淡云收见天末,始知吴在一毫中。

(0)

三玄偈三首·其二

我有真如性,如同幕里隐。

批破六门关,愿出毗卢印。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