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吐明月,流影玉阶阴。
千里虽共照,安知夜夜心?
浮云吐明月,流影玉阶阴。
千里虽共照,安知夜夜心?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拟玉台体七首·夜夜曲》中的第四首。诗人以月亮为引子,通过“浮云吐明月,流影玉阶阴”描绘出明亮的月光照耀在台阶上,而浮云的流动使得光影摇曳的画面。接着,诗人表达了深深的感慨:“千里虽共照,安知夜夜心。”即使千里之外的人们都能共享同一轮明月,但谁能真正理解每晚各自的心境呢?这句诗寓言了人与人之间虽然表面上看似能共享同一片天空,但内心世界却各有千秋,难以完全相通的哲理。整体来看,此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