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昭潭十爱·其一》
《昭潭十爱·其一》全文
宋 / 梅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我爱昭州水,湘漓共一源。

本无泥滓污,去有棹歌喧。

沃野藤溪道,浮琛玉海门。

有时新雨涨,多半是君恩。

(0)
翻译
我热爱昭州的江水,它源自湘漓同一条源流。
原本清澈无杂质,行船时总伴有桨歌欢声。
广阔的田野间藤蔓溪流交错,玉海门处富饶繁盛。
偶尔新雨过后水位上涨,大多是因为皇上的恩泽。
注释
我:主语,指代说话者。
昭州:古代地名,今广西梧州市。
湘漓:湘江和漓江,两条著名的河流。
共一源:源头相同。
本无:本来没有。
泥滓:水中沉淀物,这里指浑浊。
污:污染。
去:离开,这里指水流前行。
棹歌:划船时唱的歌。
沃野:肥沃的原野。
藤溪:藤蔓覆盖的溪流。
道:道路,这里指溪流形成的路径。
浮琛:比喻丰富的财富。
玉海门:形容富饶如海的景象。
新雨:刚下的雨。
涨:上涨。
君恩:皇帝的恩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挚的《昭潭十爱》系列中的第一首,主要表达了作者对昭州(今广西桂林一带)山水的热爱之情。首句“我爱昭州水”,开门见山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倾向,对昭州的水有着深深的热爱。接下来,“湘漓共一源”点出昭州水与湘江、漓江同源,暗示了其水质的清澈和源头的深远。

“本无泥滓污”进一步赞美了昭州水的纯净,没有杂质,流淌得自然清新。诗人通过“去有棹歌喧”描绘了舟行其上的热闹景象,既有动态的美,又增添了生活的气息。“沃野藤溪道”则展现了昭州水边的田园风光,藤蔓缠绕,溪流穿行于田野之间,景色宜人。

“浮琛玉海门”运用比喻,将昭州的水域比作珍宝满溢的海门,形象地描绘了其富饶和美丽。最后两句“有时新雨涨,多半是君恩”,诗人以雨水的丰沛象征着皇恩浩荡,暗含了对地方治理有方、民生富庶的赞誉。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既描绘了昭州水的自然之美,又寓含了对当地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的赞美。

作者介绍

梅挚
朝代:宋

成都新繁人,字公仪。仁宗天圣间进士。历通判苏州,有惠政。庆历中擢侍御史,上言论李用和不宜除宣徽使,又奏减资政殿学士员、召待制同议政、复百官转对等。后以龙图阁学士知滑州,用州兵代民以修河备。请知杭州,帝赐诗宠行。累迁右谏议大夫,徙江宁府,又徙河中。喜为诗,多警句。有《奏议》。
猜你喜欢

帝京篇十首·其三

慷慨燕云十六州,天门北极帝星头。

胡尘一洗桑乾净,荬载朝宗四海流。

(0)

汝为我楚舞

汝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

黄鹄翼成将柰何,黄鹄一举横四海,君王岂有四海罗。

君无四海之罗安用此,殃君美人毒君子。

(0)

送少司徒许季升之京

平生豪气薄云霓,鲁直曾劳御笔题。

才大似嫌秦地小,名高翻觉华山低。

争看赤手扶黄道,又见徵书降紫泥。

此去为霖康四海,还祈馀泽被关西。

(0)

秋热

庭梧久矣报新秋,馀热凭陵尚未收。

安得金风起天末,大驱凉雨涤烦忧。

(0)

黄鹤山樵山水为杨考功宗器题

黄鹤山樵已仙去,风采惟留画中趣。

几回把玩欲招呼,海阔天高不知处。

但见一亭临大河,远峰对面如青螺。

孤洲水花晚色净,疏林落叶秋声多。

少年我忆游江汉,好山最喜推篷看。

迩来寄足尘海中,梦魂长到黄芦岸。

考功家近七闽山,雅怀亦似水云閒。

题诗不尽莼鲈兴,何日相期解绶还。

(0)

病中咏梅·其二

孤山一片雪,千古独称奇。

此外不能到,人间都未知。

正嗟同赏绝,又过半閒时。

回首西岩下,南枝映北枝。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