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巴城》
《巴城》全文
宋 / 晁公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比从关塞历巴城,不复衣冠立汉庭。

越巂江寒嗟独往,瞿塘硖险骇初经。

双崖石立悬深翠,万岭排空送远青。

久抗尘容驱俗驾,往来吾亦愧山灵。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éng
sòng / cháogōng

cóngguānsāichéngguānhàntíng

yuèjiānghánjiēwǎngtángxiáxiǎnhàichūjīng

shuāngshíxiànshēncuìwànlǐngpáikōngsòngyuǎnqīng

jiǔkàngchénróngjiàwǎngláikuìshānlíng

翻译
我曾从边关要塞经过巴城,不再身着官服在汉朝朝廷出现。
感叹瞿塘峡的寒冷与艰险,这是我初次独自经历。
两岸峭壁上翠绿的石崖高悬,连绵的山脉向远方延伸,一片青翠。
长久以来,我抵抗世俗的纷扰,驾车出行,对此我心中有愧于山川之灵。
注释
关塞:边关要塞。
巴城:地名,可能指古代巴蜀地区的一个城市。
衣冠:古代官员的服饰,代指官场身份。
汉庭:汉朝朝廷。
越巂江:古代地名,今四川省西昌市附近。
瞿塘硖:长江三峡之一,以险峻著称。
石立:峭壁耸立。
深翠:深绿色。
万岭:众多的山脉。
尘容:世俗的容颜,指世俗生活。
俗驾:世俗的车马,指世俗的出行方式。
愧山灵:对山川之灵感到惭愧,表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公溯的《巴城》,通过对巴城关塞和江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旅程体验和个人感受。首句“比从关塞历巴城”,诗人以亲身经历的方式,叙述了自己从边关要塞进入巴城的艰辛历程,暗示了旅途的遥远和不易。

“不复衣冠立汉庭”表达了诗人不再身着官服在汉廷中任职的境况,流露出一种离世隐居的意味,也可能是对仕途变迁的感慨。

接下来两句“越巂江寒嗟独往,瞿塘硖险骇初经”,通过描绘越巂江的寒冷和瞿塘峡的险峻,展现了旅途中的孤独与惊险,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未知环境的敬畏。

“双崖石立悬深翠,万岭排空送远青”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石崖高耸,翠色深深,连绵的山脉仿佛在远方铺展,展现出巴城的雄奇与辽阔。

最后,“久抗尘容驱俗驾,往来吾亦愧山灵”表达了诗人长期远离尘嚣,驾车游历山水,自感愧对山川灵气的谦逊态度,流露出他对自然的敬仰和对自己生活的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行旅为线索,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与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晁公溯

晁公溯
朝代:宋

晁公溯:一作晁公遡,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公武弟。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施州通判,绍兴末知梁山军。宋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著有《嵩山居士文集》54卷,刊于乾道四年,又有《抱经堂稿》等,已佚。
猜你喜欢

题赵松雪楚江清晓

曾从江上系孤舟,渺渺清江万里流。

两岸青山春正晓,一声鸣橹下扬州。

(0)

碧梧翠竹堂

高堂背郭对青山,尽日褰帷景界宽。

碧树欲随鸾影瘦,绿筠长伴鹤翎寒。

水晶帘动云成片,环佩声閒雪作团。

久负故人诗酒约,不嫌径去倚阑干。

(0)

怀贞居张先生

不见贞居张外史,故园牢落已经年。

山中绝境如三岛,河上遗书著几篇。

竹榻何曾延俗客,琼楼只合贮神仙。

扁舟有待秋风后,重约湖阴日扣舷。

(0)

击楫行

日华悠悠江色清,碧波万里生春明。

商妇琵琶别怨生,击楫渡江舟正行。

美人美人既无情,澧兰沅芷扬芳馨,欲见不见心怦怦。

轻风吹罗裳,击楫且勿忙。

恐惊菰蒲中,交颈双鸳鸯。

莫学桃根与桃叶,渡江一去音信绝。

江上春来复春去,对此流光泪盈睫。

(0)

罗汉峰

罗汉山攒翠作堆,半空天柱拥如来。

九霄人立青云上,笑指昙花玉树开。

(0)

曲溪

曲溪山崦白云多,历历梧桐紫凤窠。

酿得冷泉成琥珀,月明吹笛看天河。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