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君市骏心,一昔驰九野。
岂知千里足,近出盐车下。
临风非一鸣,几谓无识者。
详肉略之骨,旷古无善马。
燕君市骏心,一昔驰九野。
岂知千里足,近出盐车下。
临风非一鸣,几谓无识者。
详肉略之骨,旷古无善马。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所作的《感事十诗上李侍郎(其八)》。诗中以“燕君市骏”为比喻,讲述了一个买马者起初满怀期待,以为购得了一匹能驰骋千里之外的良驹,然而实际上这匹马最终却只能在盐车上艰难行进。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人才被误用或埋没的感慨,暗示了骏马被忽视其真正才能,而被用于不适合的境地。
"燕君"暗指买主眼光短浅,"一昔驰九野"描绘骏马昔日的雄心壮志,"岂知"和"近出"形成对比,揭示了现实的讽刺。"临风非一鸣"进一步强调了骏马未得施展的机会,"几谓无识者"则批评了那些未能识别真正人才的人。最后两句"详肉略之骨,旷古无善马",通过对比骏马的内在品质与外在遭遇,表达了对人才被忽视的深深惋惜,认为即使是最优秀的马也可能被忽视其价值。
整首诗寓言深刻,语言犀利,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和对人才命运的深切关怀。